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38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2 頁,共 2 頁

21. 〔臺大教授許瑞祥-演講精選4〕靈芝為什麼能輕身不老?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靈芝平衡「促發炎」與「抗發炎」 怎樣才能輕身不老?避免病原菌感染、遠離文明病疾病、減輕環境的傷害、潔淨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心靈的寄託。這些事全部加起來,或許能延緩老化基因的啟動,而靈芝對於最前面兩項,應該是有幫助的。 現代人平均壽命比以前的人長很多,卻也面臨許多文明病的挑戰,像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氣喘等等,都包括在內,其中很多疾病都是慢性發炎所引起的。 或許你會說,把發炎反應去掉不就沒事了?那可不行,因為發炎反應是人體對抗外來病原菌的重要機制,沒有發炎反應,根本無法抵抗傳染病。 ...
建立於 20 一月 2018
22. 中國:靈芝多醣對第2型糖尿病的血糖調節機制&保肝作用
(2010-2019)
...  由於葡萄糖是大分子,無法直接穿越細胞膜,如果沒有GLUT4的協助,葡萄糖就進不去。第二型糖尿病的癥結就出在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有胰島素抗性),即使胰島素頻送秋波,依然無法讓細胞表面出現足夠的GLUT4。 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在肥胖的人身上,因為脂肪會合成一種名為「抵抗素(resistin)」的多肽類激素,使脂肪細胞出現胰島素抗性。 由於葡萄糖是細胞的能量來源,當細胞一直缺乏葡萄糖,除了會讓人更想吃之外,也會促使肝臟生成更多的葡萄糖。 ...
建立於 21 六月 2017
23. 高銘欽教授的靈芝研究論著
(中國醫藥大學 高銘欽教授)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的高銘欽,自2004年開始指導碩、博士研究生,對特定的松杉靈芝子實體醇萃取物進行一系列的探討。截至目前為止已證實,這個富含三萜的靈芝成分同時兼具抗腫瘤、抗細菌、抗肥胖(減少脂肪累積)、抗衰老(延長壽命)等多重作用。其中在抗腫瘤方面,更是對皮膚癌、大腸癌、肺癌、卵巢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口腔癌等諸多癌症都有抑制作用。 整理/吳亭瑤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高銘欽受邀出席2016年11月在福州舉辦的國際靈芝大會。(攝影/吳亭瑤) ...
建立於 13 五 2017
24. 2016第二屆中國靈芝大會演講精選(2) 北大副教授李衛東:靈芝功效多,「保護腸道屏障」是關鍵!
(活動報導)
...  一般來說,肥胖的人類和小鼠,這兩種菌群的比值較高,亦即厚壁菌門的陣營比較大,但靈芝菌絲體水萃取物可促進腸道中擬桿菌門的生長,進而調節腸道菌群間的關係,這可能是靈芝菌絲體水萃取物有助減重和抗發炎的來源之一。該研究證實,靈芝菌絲體水萃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30萬分子量以上的多醣。 綜合這三項研究結果可知,對於抗生素、疾病、飲食造成的腸道菌群失衡,靈芝都有調整作用。   靈芝對腸道在其他方面的保護作用 ...
建立於 28 十月 2016
25. 中國:糖尿病造成的肝功能異常,靈芝多醣有望改善
(2010-2019)
2016年2月22日/南昌大學/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編譯/吳亭瑤  日文版/請連結     糖尿病會威脅腦心血管、神經和腎臟,已是眾所皆知的常識,只是糖尿病的威脅不僅如此,高血糖,以及經常和糖尿病一起出現的肥胖,還是引發肝病的重大危險因子。臨床上即實觀察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包括AST/GOT、ALT/GPT過高)的機率,明顯比一般人要來得高。很顯然,大量累積在肝臟裡的脂肪,影響了肝細胞的正常運作,甚至可能進一步演變為脂肪肝。 ...
建立於 15 九月 2016
26. 台灣:松杉靈芝萃取物力擋PM2.5,不隨血流毒全身
(2010-2019)
2016年4月/中原大學&臺灣大學/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文/吳亭瑤 短短幾年間,PM2.5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禍害,與它有關的疾病,從癌症、心血管疾病、過敏、失智、肥胖…….到新生兒體重過輕、早產等等,更是族繁不及備載。 PM2.5的影響之所以如此廣泛,是因為這些以固體或水滴形式飄浮在空氣中的污染微粒,直徑不超過2.5微米(μg),微小如看不見的細菌,比起那些體積大的懸浮微粒更容易吸附有毒物質,也更容易透過呼吸深入肺部,再從肺部進到血液循環裡,隨著血流到處破壞,難怪全身都要拉警報。 ...
建立於 24 七月 2016
27. 穹頂下的希望!專訪全球首個證明「靈芝抗PM2.5」的研究團隊──中原大學助理教授招名威、曾嘉儀&臺灣大學教授許瑞祥
(焦點新聞)
...  【PM2.5小檔案】擋不住、濾不掉、躲不了...... 和PM2.5有關的疾病,可真是族繁不及備載。不只是肺癌、氣喘、皮膚過敏而已,還有乳癌、肝癌、膀胱癌等各式各樣的癌症,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等各種急、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肥胖、失智症等等,全都牽扯其中,甚至連發育中的胎兒,也會因為媽媽長期吸入PM2.5,比較容易得到腦、心、腎相關的先天性疾病,或是因此早產或體重過輕。 PM2.5之所以影響如此廣泛,就是因為這些以固體或水滴形式飄浮在空氣中的污染微粒,直徑不超過2.5μm(微米),微小如看不見的細菌,比起那些體積大的懸浮微粒(如PM10,即直徑不超過10 ...
建立於 25 五 2016
28. 穹頂下的希望!專訪全球首個證明「靈芝抗PM2.5」的研究團隊──中原大學助理教授招名威、曾嘉儀&臺灣大學教授許瑞祥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PM2.5小檔案】擋不住、濾不掉、躲不了...... 和PM2.5有關的疾病,可真是族繁不及備載。不只是肺癌、氣喘、皮膚過敏而已,還有乳癌、肝癌、膀胱癌等各式各樣的癌症,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等各種急、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肥胖、失智症等等,全都牽扯其中,甚至連發育中的胎兒,也會因為媽媽長期吸入PM2.5,比較容易得到腦、心、腎相關的先天性疾病,或是因此早產或體重過輕。 PM2.5之所以影響如此廣泛,就是因為這些以固體或水滴形式飄浮在空氣中的污染微粒,直徑不超過2.5μm(微米),微小如看不見的細菌,比起那些體積大的懸浮微粒(如PM10,即直徑不超過10 ...
建立於 25 五 2016
29. 專訪「靈芝減重」研究團隊的操盤手 ── 長庚大學賴信志教授、張志榮博士、林詮盛博士:腸道菌可能是靈芝多醣有效的關鍵
(焦點新聞)
由長庚大學賴信志教授、張志榮博士、林詮盛博士等共同執筆的「靈芝可調節腸道菌相,減少小鼠肥胖的程度」論文,於今年6月23日登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期刊,受到各界矚目。回首來時路,賴信志表示,現在的研究成果是五年前始料未及的,當初只是想看看靈芝對發炎反應有什麼調控作用而已...... 文/吳亭瑤 林詮盛博士(左)、賴信志教授(中)與張志榮博士(右)。(攝影/吳亭瑤) ...
建立於 27 七月 2015
30. 台灣:靈芝調整腸道菌相,減少高脂飲食造成的體重增加
(2010-2019)
... TNF-α、IL-1β、IL-6 和 PAI-1 都明顯比高脂飲食組低,而且浸潤在組織的巨噬細胞數量也比較少,反而是有助抑制發炎的細胞激素 IL-10 和調節性 T 細胞相對較多。 換句話說,「靈芝 + 高脂飲食」的小鼠雖然還是有點胖,卻不像一般肥胖的小鼠容易有慢性發炎與胰島素抗性的問題。許多疾病和亞健康症狀都和慢性發炎有關,其中之一就是胰島素抗性,亦即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使得血中葡萄糖無法被細胞所利用,此即糖尿病發生的前兆。  ...
建立於 03 七月 2015
31. 靈芝能減重?
(焦點新聞)
... 、胰島素抗性等指標所觀察到的,飲食肥胖鼠可能會因為靈芝成分的介入而「胖得比較健康」,反而才是耐人尋味地方。 文/吳亭瑤   「靈芝有助減重!」前幾天( 6 月 24~26 日),這様或類似的標題攻占國內各大媒體版面,甚至引起國外媒體關注(1-3)。一方面是因為這項研究成果於 6 月 23 日獲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它是頂尖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副品牌,影響因子11.47;另一方面當然和「減重」這個潮流議題有關。 ...
建立於 29 六月 2015
32. 靈芝在生技領域研發的新趨勢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LZ-8 在人體醫學上有其應用之潛力。 自 1989 年 Kino 發現 LZ-8 可刺激鼠科脾臟細胞增殖,以及避免局部性和系統性過敏反應,後續更有研究指出 LZ-8 可以有效抑制非肥胖性糖尿病鼠(nonobese diabetic, NOD)的自體免疫性第一型糖尿病之發生(Kino, 1990)。 此外,LZ-8 在胰臟異體移植方面可以顯著延緩排斥的時間。相較於其他免疫調節藥物(immunomodulatory ...
建立於 24 六月 2015
33. 靈芝以人為本,調節人體功能 (6):靈芝的扶正固本作用,在老年保健的意義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似病非病的「亞健康」 隨著人類邁進21世紀,「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已廣為人們接受,占人群很大一部分的「亞健康」狀態的人尤須考慮如何保健,避免健康進一步惡化,導致疾病。 「亞健康」是近年來醫學界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是指人體雖無明顯疾病,卻表現出失眠、焦慮、疲乏無力、頭暈耳鳴、煩熱自汗、面色晦暗或萎黃、眼圈發黑、肥胖等症狀,而醫生檢查卻「無病」的似病非病狀態。 「亞健康」實際上是經濟高度發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改變、環境污染、生態平衡被打破所引起的健康問題。進入中年以後,「亞健康」變得日益明顯,並逐步發展為高血壓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由於機體免疫力降低,細菌病毒感染和腫瘤的發病率也增加。 ...
建立於 01 六月 2015
34. 靈芝以人為本,調節人體功能 (4):靈芝的扶正固本作用,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意義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靈芝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高血脂症、高血壓有一定的療效,各個醫院的臨床結果雖然療效高低不一,但是全都肯定有效。對於重症高血壓患者,靈芝與常規用藥一併使用,可發揮明顯的改善作用。 文/林志彬 ◎本文原載於2004年4月《健康靈芝》第23期16~17頁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飲食結構有了明顯的改變,長此以往,造成現在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的人多起來了,中國糖尿病人很快將達到六千萬,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三高一低」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低免疫力(就是抵抗力降低)。 ...
建立於 01 六月 2015
35. 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研究之最新進展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一)有效抑制糖尿病及延緩異體移植排斥效應 自 1989 年 Kino 發現 LZ-8 可刺激鼠科脾臟細胞增殖,以及避免局部性和系統性過敏反應,後續更有研究指出 LZ-8 可以有效抑制非肥胖型糖尿病鼠(Nonobese diabetic, NOD)的自體免疫性第一型糖尿病之發生(Kino, 1990)。此外,LZ-8 在胰臟異體移植方面可以顯著延緩發生排斥的時間。 ...
建立於 14 五 2015
36. 靈芝活性成分研究的新焦點 ── 免疫調節蛋白質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由目前發表之結果顯示,LZ-8 可以有效的抑制非肥胖糖尿病老鼠的自體免疫性第一型糖尿病之發生【21】,對 B 型肝炎表面抗原所引起的抗體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LZ-8 也可以結合T細胞及促進細胞激素之釋放【22-23】。 雖然我們從不同的靈芝菌種中,純化出與 LZ-8 具有相同之胺基酸序列,為了暸解在其他靈芝屬中是否也存在著此免疫調節基因,故我們也篩選多種不同菌種的靈芝,如:G. ...
建立於 13 五 2015
37. 靈芝的市場定位與展望
(靈芝知識)
...  因此台灣地區並無以藥品型式公開販售的靈芝製劑。由於中國大陸以外的許多國家地區仍無法以藥品予以規範,故自1970年代開始靈芝被列入所謂「健康食品」的產品中,以食品型式出現。   健康食品風氣大開 靈芝產品由於具備多種特殊的生理活性,一直是健康食品中的佼佼者。在開發國家中由於糧食充足、醫藥發達、公共衛生觀念普及等因素,使其國民的平均壽命逐年增加,中老年人口佔社會結構中相當重要的比例。但因工業化與西方生活方式,使得自中年開始罹患癌症、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等現代病人口激增。 ...
建立於 12 五 2015
38. 靈芝的生理活性成分分析
(靈芝知識)
...  目前已知的研究結果顯示,LZ-8可以有效抑制非肥胖型糖尿病老鼠的自體免疫性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並對B型肝炎表面抗原所引起的抗體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換言之對糖尿病和肝炎的治療提供另一個新的途徑。 由於LZ-8的分子量小,其組成的胺基酸已經完全被定序了解,令人興奮的是,其構造與人類的免疫球蛋白重鏈(heavy chain)中的可變區域有相當高程度的相似性,使得在長期連續使用下產生抗體的機率大大減低。另外LZ-8亦已被證實會促進淋巴細胞產生介白素1和2(interleukin ...
建立於 11 五 2015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