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41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2 頁,共 3 頁

21. 穹頂下的希望!專訪全球首個證明「靈芝抗PM2.5」的研究團隊──中原大學助理教授招名威、曾嘉儀&臺灣大學教授許瑞祥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從菌種分類、鑑定和栽培起家的許瑞祥,研究靈芝超過三十年,看著靈芝「以不變應萬變」地陪伴人類經歷多少健康威脅,而今再遇上殺傷力強大的PM2.5,自是有一份期待。 其實PM2.5在2012年的台灣並不紅,那時馬英九總統剛連任、NBA華裔球員林書豪剛從紐約尼克隊發跡,舉國上下不是為了「油電雙漲」吵翻天,就是忙著討論為什麼會有「林來瘋」。 而接下來的兩年,全台又陷入以假亂真的食安風暴裡。直到2015年二月底,中國前央視主播柴靜自費拍攝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網路發酵,加上媒體對於台灣哪個地方「又紫爆了」的新聞播得愈益勤快,PM2.5才逐漸成為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 ...
建立於 25 五 2016
22. 解讀「真菌類食品標示管理原則」的內涵 ── 以冬蟲夏草、牛樟菇和靈芝為例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十幾年前台灣開始流行冬蟲夏草相關的保健食品,標榜產品原料為冬蟲夏草菌絲體或發酵液,是生技產業的新興產品。根據當時食藥署公布的「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業者只要宣稱是用分離自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菌株,不知學名為何,也可以用冬蟲夏草菌絲體之名(Mycelium of Cordyceps Sp.)生產。 不明菌株發酵生產的原料卻都影射具有天然冬蟲夏草的功效,在市場販售創造億元的商機。消費者僅憑包裝盒上冬蟲夏草的圖像與移花接木的強力文宣,購買期待能保肺益腎、滋陰補陽的產品,不僅傷害荷包也可能有礙健康。在冬蟲夏草菌的無性型名稱尚不明確的時期,業者藉此時機混水摸魚,主管機關也莫可奈何。 ...
建立於 19 五 2016
23. 〔蘇慶華專欄〕靈芝研究在北醫之5 ── 健康、好吃又有趣的靈芝珍珠圓
(臺北醫學大學 蘇慶華教授)
...  只是這樣的培養方式對於多醣的產生比較沒有幫助,如果能讓三角錐瓶在震盪的情況下,整個液態培養系統都能提供均勻的氧氣,菌絲即可平均分佈在培養液中,一方面震盪培養的發酵效率較高,另一方面菌絲所產生的多醣也因為震盪而釋放到培養液中,可以讓後來的純化工作減少一道萃取的手續。 震盪培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往復式,另一種是迴轉式。往復式常會產生很大的噪音,也要用到特殊的坂口瓶(Sakakuchi flask);迴轉式雖然效率低一些,但較安靜,且可使用普遍可購得的三角錐瓶,這也是選擇震盪培養的一些考量。 ...
建立於 05 三月 2016
24. 〔林志彬專欄〕現代研究解讀《神農本草經》關於靈芝「無毒」的論述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毒理學研究證明 《神農本草經》關於靈芝「無毒」的論述 1970年代,我們在研究靈芝(Ganoderma lucidum)子實體提取物、靈芝多醣、深層培養菌絲體和發酵液時,按常規程序,先測定其對小鼠的急性毒性(半數致死量,LD50)。幾經實驗,均未找到給小鼠灌胃的致死劑量,也不可能再加大灌藥量了,因為小鼠的胃容量有限,再加大灌藥量就會把小鼠的胃給撐破,結果是撐死而不是毒死,因此測不出 ...
建立於 04 三月 2016
25. 中國:靈芝多醣可改善慢性胰臟炎
(2010-2019)
2016年1月27日/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文/吳亭瑤   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的動物實驗證實,從靈芝菌絲體發酵液,或菌絲體本身,抑或是子實體取得的多醣成分,都有減輕慢性胰臟炎的作用,而抗氧化是這些多醣之所以有效的關鍵。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今年(2016)一月的《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期刊。 ...
建立於 22 二月 2016
26. 以色列:靈芝保護紅血球與白血球,減輕糖尿病貧血與免疫力下降
(2010-2019)
2015年5月、7月/以色列Haifa大學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 文/吳亭瑤   糖尿病有很多併發症,除了大家熟知的心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與腎病變之外,貧血和免疫力低下也經常伴隨而生。血中過多的葡萄糖會破壞紅血球;高血糖環境引發自由基大量增生,則會把白血球推向凋亡的不歸路。由以色列和烏克蘭學者共同聯手的研究顯示,靈芝菌絲體發酵產物在某個高劑量下可以同時改善這兩個問題,提升糖尿病動物的健康水平。 ...
建立於 27 十一月 2015
27. 愛吃紅肉又怕死?那就多吃紅色靈芝吧!
(焦點新聞)
...  這裡的「紅肉」指的是未經加工的牛肉、豬肉、羊肉、馬肉等哺乳類動物的肉,不論是新鮮一整塊、切碎(肉餡)或經過冷凍處理都包括在內,通常煮熟後才吃。 而所謂的「加工肉品」則是指經過鹽漬、醃製、發酵、煙燻,或其他有利風味或保存的加工過程所做出來的肉製品,其原料可以是紅肉、禽肉、內臟或肉類的副產品(如血液)。換句話說,除了大家較常提到的火腿、培根、香腸、熱狗之外,醃牛肉、牛肉乾、肉類罐頭、用肉做成的調味醬料……等也包括在內。 ...
建立於 09 十一月 2015
28. 〔蘇慶華專欄〕靈芝研究在北醫之3 ── 走進多醣的世界
(臺北醫學大學 蘇慶華教授)
多醣是靈芝,乃至其他食用藥用真菌的主要成分。就菇本身而言,為什麼要形成多醣?其化學結構有什麼特性?有哪些生理功能?臺北醫學大學教授蘇慶華不僅回顧了他在1995~2000年利用菌絲發酵生產靈芝多醣提供董大成院長做抗腫瘤實驗的有趣經歷,也回顧了他對於子實體中水可溶、鹼可溶與強鹼可溶多醣的探索。在這一步步挖掘的過程中,他最大的感想是,靈芝真是好東西,每一個萃取階段都有好的成分展現出來,而最好的多醣居然留在最後才出現…… ...
建立於 21 十月 2015
29. 〔2015第一屆中國靈芝大會 系列報導〕張樹庭教授演講:靈芝產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從「為什麼靈芝產品裡有澱粉」談起!
(活動報導)
...  張樹庭引用Jeff Chilton在2015年發表的著作《Redefining Medicinal Mushrooms ── A new scientific screening program for active compounds》指出,有研究機構以「澱粉」作為摻假指標,針對美國市售近百種藥用菌様品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以子實體或子實體萃取物為原料的產品,β-葡聚糖(即藥用菌特有的多醣)含量很高(30~40%),澱粉含量極少或沒有;以穀物為基質發酵生產的菌絲體產品則是反過來,澱粉含量很多,β-葡聚糖含量很少或極少。 ...
建立於 05 十月 2015
30. 記2009第五屆國際藥用菇菌大會 ── 靈芝,維護全人類健康的首選
(歷史回顧(2015之前研討會))
...  (3) 生理、生化和遺傳學; (4) β-葡聚糖和外源凝集素的藥用價值; (5) 栽培、發酵與產業化研究; (6) 民間應用與中西醫應用的異同等項目。 無論是對於各種食藥用菇的新知與技術展示,或產品與市場趨勢的分析,都是與會代表們熱烈討論的議題。局限於個人專業與篇幅,本人將以靈芝相關為主軸,將第一手的資訊與心得與您分享。   藥用菇菌該做成「營養品」或「醫藥品」? ...
建立於 01 十月 2015
31. 專訪「靈芝減重」研究團隊的操盤手 ── 長庚大學賴信志教授、張志榮博士、林詮盛博士:腸道菌可能是靈芝多醣有效的關鍵
(焦點新聞)
...  「我們有興趣的是,純粹由靈芝菌絲體所萃取出來的多醣。」賴信志說。「當然,靈芝子實體裡也有多醣,但如果自己拿子實體回家煮,有沒有效果就不敢說了,因為我不確定子實體含有那個有效的多醣,也不確定它能萃取到多少的量。」 「私底下我們也有拿其他靈芝菌絲體產品來做抗發炎實驗,並沒有看到效果。因此,從用什麼菌種、材料怎麼培養,然後怎麼萃等等,這些過程都很重要,不是普遍用什麼靈芝都有效。」賴信志強調。 「所以要說有減重效果的靈芝,其實是有條件的。它是用發酵培養的,菌絲體水萃取液,裡面含有30萬分子量以上的多醣。這個多醣在子實體有沒有?我所瞭解應該有,但菌絲體可能比較好萃取,成本上也比較符合經濟效益。」 ...
建立於 27 七月 2015
32. 〔2015靈芝研發與應用學術研討會 系列報導〕北大林志彬教授演講:靈芝臨床研究的進展
(活動報導)
...  (一)西醫角度:靈芝 vs. 神經衰弱及相關症候群 1970年代,我參與了一項以靈芝片治療「神經衰弱」與「精神分裂症恢復期殘餘神經衰弱綜合征(症候群)」的臨床研究,100例的病人有96%有效(表3),證明靈芝對神經衰弱有顯著療效。這是從西醫的角度所做的研究。 表3 靈芝片對神經衰弱及神經衰弱綜合征的症狀療效 【說明】100例受試病例中,神經衰弱和神經衰弱綜合征各50例,多數病例每日3次,每次含靈芝片4片(由液體發酵的赤芝粉加工製成,每片含赤芝粉0.25 ...
建立於 14 七月 2015
33. 〔林志彬2015演讲〕灵芝临床研究的进展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表3 灵芝片对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症状疗效 【說明】100例受試病例中,神經衰弱和神經衰弱綜合征各50例,多數病例每日3次,每次含靈芝片4片(由液體發酵的赤芝粉加工製成,每片含赤芝粉0.25 g);少數病例每日2次,每次口服4~5片。療程1~6個月,治療1個月症狀無變化者即定為無效。結果:總有效率有96%。(資料來源/北京醫學院學報, 1977, 2: 85-88.)   ...
建立於 14 七月 2015
34. 〔2015靈芝研發與應用學術研討會 系列報導〕臺大許瑞祥教授演講: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開發與應用
(活動報導)
...  這些些微差異,正是造成它們在功能上有不同表現的關鍵因素。(提供/許瑞祥)   為了驗證這個成分能否被產業化,我們開始建構生產技術來生產這個蛋白。以酵母菌 Pichia pastoris 液態發酵生產 GMI 為例,已經完成 5,000 公升發酵槽的生產配方與產程調控技術,每公升培養液可回收、純化重組蛋白達 0.5 公克以上。 目前這個蛋白在發酵槽生產後,經過回收、濃縮、純化,可以做出 ...
建立於 24 六月 2015
35. 〔許瑞祥2015演講〕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開發與應用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這些些微差異,正是造成它們在功能上有不同表現的關鍵因素。(提供/許瑞祥)   為了驗證這個成分能否被產業化,我們開始建構生產技術來生產這個蛋白。以酵母菌 Pichia pastoris 液態發酵生產 GMI 為例,已經完成 5,000 公升發酵槽的生產配方與產程調控技術,每公升培養液可回收、純化重組蛋白達 0.5 公克以上。 目前這個蛋白在發酵槽生產後,經過回收、濃縮、純化,可以做出 ...
建立於 24 六月 2015
36. 靈芝在生技領域研發的新趨勢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et al., 2001)。在工業廢水處理中漆氧化酶能有效分解多種染劑(Abadulla et al., 2000)。 在生物復育上,漆氧化酶能夠分解環境中多種苯環類的有毒物質(Mougin et al., 2000)。另有文獻指出將漆氧化酶基因轉殖到 S. cerevisiae 中,可以增加 S. cerevisiae對於木質纖維水解發酵液中酚類化合物的耐受性,進而提高燃料乙醇的生產率(Larsson ...
建立於 24 六月 2015
37. 靈芝對腦血管疾病的輔助醫療和預防效果
(中國醫藥研究所 劉國柱教授)
...  以靈芝糖漿、紫芝和密紋薄芝菌絲體培養液 5~10 倍濃縮液,每天二次,每次 20ml,共 10~14 週,膽固醇下降>100 mg/dl 以上者 26.7%,下降>50 mg/dl 者 93.3%;β-脂蛋白由>80 mg/dl 下降至<70 mg/dl 者 66.7%。 以靈芝舒心片(靈芝濃縮 46%)降膽固醇的有效率為 64.0%,降三酸甘油酯和β-脂蛋白的有效率為 68%(21)。 將靈芝菌絲體培養於大豆粉、甘藷粉等的培養基中,振盪培養製成的發酵粉末,30 ...
建立於 13 六月 2015
38. 記2005美國化學會對於靈芝等食用真菌的探討
(歷史回顧(2015之前研討會))
...  除靈芝之外,中興大學顏國欽教授以〈樟芝菌絲體對人類肝癌細胞凋亡之誘發〉為題,對樟芝菌絲體萃取物對 HepG2 肝癌細造成凋亡進一步抑制其生長,內容極為詳盡豐富。 台灣菸酒公司林讚峰處長之〈紅麴功能性食品開發:發酵、品管及健康效益〉也對其生產、安全性及功能性作完整之介紹。 成大細胞生物與解剖研究所黃步敏教授之〈冬蟲夏草菌絲體對小鼠 Leydig 細胞之固醇生成〉,顯示冬蟲夏草菌絲在體內集體外,試驗均呈現刺激睪丸固醇生成及生殖功能促進之效果,更令人耳目一新。 ...
建立於 12 六月 2015
39. 2004北京靈芝專題研討會記實
(歷史回顧(2015之前研討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收載了靈芝(赤芝和紫芝子實體)作為法定中藥材;國家衛生部批准靈芝作為食品新資源,這就從法律上肯定了靈芝藥食兼用的地位。最近,《美國草藥藥典與治療概要》收載靈芝子實體和菌絲體亦指出,靈芝的現代研究、開發與應用已受到國際醫藥學界的重視。  靈芝的有效成分與藥理活性 我國的靈芝現代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隨著人工栽培靈芝子實體和靈芝深層發酵培養菌絲體以及發酵液的技術成功,使靈芝子實體、菌絲體和孢子粉能大量生產,為靈芝的醫藥研究和產品開發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
建立於 01 六月 2015
40. 灵芝的现代研究(第二版)
(靈芝圖書)
出版日/2001年3月 主    編/林志彬 出版者/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語    言/簡體中文 開    本/14.5cm * 21cm 頁    數/327頁 簡    介/本書收錄各國研究,從科學角度詳述靈芝醫藥研究的歷史、人工栽培和發酵培養技術、化學成分和有效成分、藥理作用和作用原理及臨床應用、靈芝製劑的種類與製備方法。 ...
建立於 27 五 2015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