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50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3 頁

1. 台灣:靈芝多醣可提高腸病毒A71型和D68型二價黏膜疫苗的免疫保護力,降低實驗動物重症和死亡威脅
(2020-2029)
2023年12月18日/臺灣大學/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文/吳亭瑤 經由腸胃道和呼吸道感染人類的腸病毒(enterovirus,簡稱EV)有很多種,雖然大部分引發的都是輕症,但仍有少數會造成腦膜炎、腦炎、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cute flaccid paralysis)、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等嚴重的神經系統症狀或導致死亡。像是腸病毒A71型(EV-A71,即過去所說的腸病毒71型)和近十年病例激增的D68型(EV-D68)就是造成重症的兩大病毒型別,也是科學家在研發腸病毒疫苗時主要的防範對象。 ...
建立於 30 五 2024
2. 北馬其頓:補充靈芝等抗氧化製劑可加速COVID-19症狀緩解
(2020-2029)
...  這群沒有肝、腎、免疫等重大疾病,也不在懷孕或哺乳期的受試者,均未曾打過新冠疫苗,也不曾在過去3個月內吃過本研究複方製劑裡的任何保健成分,其中30名作為治療組,每天額外補充2顆靈芝等複方製劑,另15名不作額外補充者則為對照組。結果發現: ➤治療組不適症狀持續9天半,比對照組的13天平均縮短四分之一以上(將近3天半); ➤就診後第15天的白血球數量,兩組雖然都在4千至1萬的正常範圍,但治療組的7千6百多明顯比對照組的9千9百多,更接近初診時的6千上下; ...
建立於 10 五 2024
3. 〔林志彬专栏〕灵芝扶正祛邪战疫情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现有抗病毒药不能杀灭特异性病毒,只能抑制病毒增殖,除常规的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无非就是 “扶正固本” 增强免疫力。研究灵芝超过半世纪的林志彬教授通过本文告诉我们,灵芝不仅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能力,还能改善精神应激造的免疫力降低,甚至还能抑制抗新冠病毒在体内增生,并增强病毒疫苗作用。有了灵芝保护再加上接种疫苗,也许就有机会逃过一劫。〔本文以繁体版首次发表于《健康灵芝》96期(2022年12月),经作者授权以简体版于《灵芝新闻网》首次发表(2023年1月)〕 ...
建立於 05 一月 2023
4. 2022研究新知|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降低COVID-19病毒感染力:既可阻撓病毒入侵細胞,也能阻撓「染疫細胞」牽連「健康細胞」
(天選之材GMI)
...  研究團隊利用目前廣泛用來評估疫苗效力(誘發中和性抗體的效力)的假病毒平台,對GMI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活性進行評估。 所謂「假病毒」就是利用生物技術,讓另一種比較不具危險性的活的病毒,在病毒顆粒表面大量表現新冠病毒的棘蛋白(spike,也稱S蛋白、刺突蛋白或棘突蛋白),看是要表現原始病毒株的棘蛋白、某種變異株的棘蛋白,或某個特定位點發生突變的棘蛋白,均可量身訂作。 是故,假病毒之假只在於病毒基因不是真正的新冠病毒,但假病毒用來入侵細胞的棘蛋白可說是如假包換,新冠病毒棘蛋白透過ACE2受體進入細胞進而釋出病毒遺傳物質(好讓細胞幫它複製病毒生力軍)的過程也絕對擬真。 ...
建立於 06 十二月 2022
5. 〔林東毅團隊2022研究成果〕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降低COVID-19病毒感染力:既可阻撓病毒入侵細胞,也能阻撓「染疫細胞」牽連「健康細胞」
(陽明交通大學 林東毅教授)
...  研究團隊利用目前廣泛用來評估疫苗效力(誘發中和性抗體的效力)的假病毒平台,對GMI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活性進行評估。 所謂「假病毒」就是利用生物技術,讓另一種比較不具危險性的活的病毒,在病毒顆粒表面大量表現新冠病毒的棘蛋白(spike,也稱S蛋白、刺突蛋白或棘突蛋白),看是要表現原始病毒株的棘蛋白、某種變異株的棘蛋白,或某個特定位點發生突變的棘蛋白,均可量身訂作。 是故,假病毒之假只在於病毒基因不是真正的新冠病毒,但假病毒用來入侵細胞的棘蛋白可說是如假包換,新冠病毒棘蛋白透過ACE2受體進入細胞進而釋出病毒遺傳物質(好讓細胞幫它複製病毒生力軍)的過程也絕對擬真。 ...
建立於 06 十二月 2022
6.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後疫情時代:善用天選之材,創造天選之人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根據估算,一個成年人啟動正常幹細胞所需的劑量,一天大概只要吃到1~2 mg的GMI就夠了。而這個劑量還能幫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就算病毒不小心經過,也不會輕易進到口腔和鼻腔的細胞裡。   善用天選之材,你也可以是天選之人 面對新冠病毒快速傳播和遺留綿延的後遺症,如果你還把希望寄託在打疫苗和抗病毒藥的研發的話,那就是搞錯方向了。因為藥物最多只能在感染初期幫你治理新冠病毒引發的急性症狀,並不能避免你被感染,更無法緩解症狀包羅萬象的長期新冠後遺症。 ...
建立於 11 十一月 2022
7. 2022許瑞祥專文|後疫情時代:善用天選之材,創造天選之人
(天選之材GMI)
...  根據估算,一個成年人啟動正常幹細胞所需的劑量,一天大概只要吃到1~2 mg的GMI就夠了。而這個劑量還能幫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就算病毒不小心經過,也不會輕易進到口腔和鼻腔的細胞裡。   善用天選之材,你也可以是天選之人 面對新冠病毒快速傳播和遺留綿延的後遺症,如果你還把希望寄託在打疫苗和抗病毒藥的研發的話,那就是搞錯方向了。因為藥物最多只能在感染初期幫你治理新冠病毒引發的急性症狀,並不能避免你被感染,更無法緩解症狀包羅萬象的長期新冠後遺症。 ...
建立於 11 十一月 2022
8. 中國:卡住ACE2受體阻撓新冠病毒入侵,赤芝酸A是54種靈芝潛力三萜和固醇的翹楚——來自電腦模擬分析的結果
(2020-2029)
2022年11月/浙江農林大學等/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文/吳亭瑤 疫苗或感染誘發的抗體之所以能夠從一眾外來者中辨識和捕捉新冠病毒(SARS-CoV-2),根據的不是病毒的全貌,而是突起在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也稱刺突蛋白、棘突蛋白、棘狀蛋白)的某個顯露在外的部分。 問題是棘蛋白的結構會隨著新冠病毒變異(病毒遺傳物質RNA在複製過程出錯)而出現大大小小的改變,當這個變化大到讓抗體無法精準辨識它時,抗體攔截病毒的效力就會降低,於是打了疫苗還是被突破感染,或感染過又重覆感染的發生率就會提高。 ...
建立於 03 十一月 2022
9. 2022研究新知|防新冠有新招!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能讓病毒不得其門而入
(天選之材GMI)
新冠病毒會選擇帶有ACE2受體的細胞進行感染。人體裡很多組織細胞乃至血管都有ACE2,更不用說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最主要的入口——從鼻腔,經咽喉,到肺部的呼吸道。根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東毅副教授、蔡明翰助理教授等於今年五月發表的研究證實,來自小孢子靈芝的GMI除了能讓細胞收起ACE2,使病毒不得其門而入,還可順便干擾病毒,增加病毒進入細胞的困難度。 文/吳亭瑤   目前對於新冠肺炎(COVID-19)的防範主要做法有二,其一是透過檢疫(篩檢)、隔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等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其二則是藉由接種疫苗、自然感染提升抗病毒免疫力。其中後者尤為重中之重,問題是新冠病毒(SARS-CoV-2)每變異一次,逃脫免疫的能力就增一分,讓人不禁要想是否還有第三種方法可用,而這個方法可以既不怕病毒變異,也不需以經濟為代價,還能防範得很精準? ...
建立於 19 六月 2022
10. 〔林東毅團隊2022研究成果〕防新冠有新招!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能讓病毒不得其門而入
(陽明交通大學 林東毅教授)
新冠病毒會選擇帶有ACE2受體的細胞進行感染。人體裡很多組織細胞乃至血管都有ACE2,更不用說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最主要的入口——從鼻腔,經咽喉,到肺部的呼吸道。根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東毅副教授、蔡明翰助理教授等於2022年五月發表的研究證實,來自小孢子靈芝的GMI除了能讓細胞收起ACE2,使病毒不得其門而入,還可順便干擾病毒,增加病毒進入細胞的困難度。 文/吳亭瑤   目前對於新冠肺炎(COVID-19)的防範主要做法有二,其一是透過檢疫(篩檢)、隔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等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其二則是藉由接種疫苗、自然感染提升抗病毒免疫力。其中後者尤為重中之重,問題是新冠病毒(SARS-CoV-2)每變異一次,逃脫免疫的能力就增一分,讓人不禁要想是否還有第三種方法可用,而這個方法可以既不怕病毒變異,也不需以經濟為代價,還能防範得很精準? ...
建立於 19 六月 2022
11. 感染COVID-19快速康復:沒有發高燒、喉嚨痛和呼吸困難,一定是靈芝的功勞!
(焦點新聞)
...  所以前後加起來,好友在發病第一天就吞了36顆靈芝膠囊,使用的藥物則有普拿疼——晚上九點半吃第一次之後,必須每隔五個小時吃一次,不然頭實在太痛了。   【第二天】雖然很不舒服,仍能勉強撐完五小時半的線上課程 再過兩個多月就滿五十歲的好友,已身處「COVID-19中重症和死亡高危險群」的邊緣。但或許是去年七月打過的兩劑疫苗還有保護力,又或許是沒有任何慢性病和肥胖問題的拖累(BMI和體脂肪都超正常),更可能是靈芝的加持……總之,當我隔天傍晚Line她「有沒吃飯睡覺」,她竟回我正在上一門法律相關的線上課程,「上完就會去睡……」 ...
建立於 06 六月 2022
12. 埃及、波蘭、瑞士:電腦模擬顯示,靈芝三萜化合物具有「抗COVID-19」潛力
(2020-2029)
...  所以還是先以「有三萜類也有多醣類」的靈芝保護自己吧!有靈芝三萜類對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加上靈芝多醣類對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才能在病毒突破疫苗築起的免疫防線時,制敵於先機。 【附錄】具有抗COVID-19潛力的靈芝三萜化合物的現有研究(發表年份與研究國家) 靈芝醇F(Ganoderiol F) ➤抑制愛滋病毒HIV-1蛋白酶(1998, 日本;2009, 日本) ➤抑制補體活性,可能有助改善過敏反應和器官移植排斥作用(2001, ...
建立於 13 四月 2022
13. 馬奇諾防線如果失效,該怎麼辦?——臺大教授許瑞祥觀點(五)
(焦點新聞)
...    當國防武力兵源不足、補充不及 每個人先天的免疫能力不一樣,所以就算打一樣的疫苗,啟動出來的免疫反應也不會一樣。 就好像別人的國防武力有150萬兵員,而你可能只有50萬。這50萬扣掉30萬的兵力去前線,只剩下20萬在後方準備,當前線作戰兵力陣亡之後,若沒有新的兵力來源可以不斷補充上來,請問這場戰役是要怎麼打下去? 打疫苗可以在短時間內強化免疫系統對病毒的防禦能力,但免疫細胞的來源呢?這個補充機制是什麼?從來都沒有人告訴我們! ...
建立於 22 二月 2022
14. 被「清零」保護的溫室花朵,該如何解套?——臺大教授許瑞祥觀點(四)
(焦點新聞)
...  接下來就看我們政府選擇哪一種做法。但不管政策是什麼,民眾自己應該要有自保之道。 不管你打了幾針疫苗,疫苗的保護力都會隨時間衰退,病毒的穿透感染力則是會與時俱增,所以感染是機會問題,被感染後會不會發病,會不會重症,就看身體裡的免疫系統夠不夠周延了。 靈芝多醣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發現病毒的能力,靈芝三萜可以抑制病毒複製,吃靈芝未必能讓你不被感染,但比起沒吃靈芝被感染的人,一定會比較不容易發病,也比較不容易重症。 ...
建立於 17 二月 2022
15. 病毒一變再變,疫苗一打再打?——臺大教授許瑞祥觀點(三)
(焦點新聞)
...    就在人類拼命打疫苗的同時,病毒也在努力突變,到最後是會演化出可以逃避疫苗防護力的超級病毒?還是會因為該感染的人都感染了,大家都有基本的抵抗力,形成了某種程度群體免疫,進而緩解疫情、恢復日常?   生命會自尋出路 我不是神童,既無法通靈,也不會看星象。但如果從「生命之所以為生命」的原始概念去思考,最適合病毒的,當然是搞不死的宿主,因為只有不斷有宿主幫它繁衍後代,病毒的香火才能綿延不絕。 ...
建立於 13 二月 2022
16. 疫情再起②|破突性感染怎麼擋?別忘了還有你的免疫力!
(焦點新聞)
防範病毒的突破性感染,不該是疫苗比一比,抗體算一算,而是好好照顧你的免疫力! 文/吳亭瑤 (來源/李四端的雲端看世界2022年1月24日)   Omicron變異株的出現,巔覆了先前許多對於新冠病毒(SARS-CoV-2)的預測和,其中最跌破科學家眼鏡的莫過於,完整接種疫苗之後還被病毒突破感染,而且全球皆然的普偏現象。 既然兩劑疫苗封鎖不了病毒,那就再追加一劑吧! ...
建立於 31 一月 2022
17. 疫情再起①|因為輕症居多,所以感染也沒關係?
(焦點新聞)
隨著Omicron的快速傳播,各種負面(傳播速度快、繁殖效率高、潛伏期短、免疫逃脫力強、打滿三針還是確診、感染過的人還會再感染)夾雜正面(輕症居多、住院風險低)的消息,也排山倒海轟炸我們的腦袋。到底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應對這隻凶中帶吉、吉中帶凶的病毒呢? 文/吳亭瑤 (圖片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猶記得2020年底,全球充滿人定勝天的希望,認為Covid-19很快就會被疫苗終結。如今2021已經過完,新冠病毒(SARS-CoV-2)非但沒有被終結,反而迎來全新變種Omicron主導的第N波疫情。 ...
建立於 07 一月 2022
18. 與病毒共存,您準備好了嗎? ——臺大教授許瑞祥觀點(二)
(焦點新聞)
...  打疫苗可延後發病時間 但清除不了體內的病毒 打疫苗之後又被感染,之所以會發作得比較慢,是因為免疫系統有較多的準備可以應付病毒,病毒在體內複製擴散的速度會受到拖延,重症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的降低。 施打疫苗可以延遲病毒感染的進程,幸運的話,不僅疫苗誘發的抗體有能力中和大部分的病毒,事先準備好的免疫細胞也有能力把已經被病毒感染的細胞辨識出來,並把它清除掉。 問題是,感染病毒「康復」後,體內就會完全「清零」?又或者,被驗出陽性的人,隔離三、四週後驗出來變陰性,就代表體內沒有病毒了嗎?果真如此,那些檢驗結果陰陰陽陽變來變去,又是怎麼一回事? ...
建立於 30 十二月 2021
19. 病毒不斷變異,到底該怎麼辦?——臺大教授許瑞祥觀點(一)
(焦點新聞)
今年(2021)11月,眼看疫情好像就要進入尾聲,怎知突然殺出個程咬金,瞬間就又草木皆兵,追加疫苗的哨音吹得震天響,完整接種也被重新定義。不管Omicron最後被證實大魔王還是小魔頭,或者只是下個魔王的前世今生,它的出現都讓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解決Covid-19的問題,到底是要靠吃藥、打針,還是吃食品?  口述審定/許瑞祥       採訪整理/吳亭瑤 ...
建立於 21 十二月 2021
20. 除了抗病毒、調節免疫、改善慢性病,靈芝有助防治COVID-19的作用還包括:減輕ACE/ACE2失衡對發炎的激化
(焦點新聞)
...  雖然各種防治COVID-19新藥開發的好消息振奮人心,但有些不完美的事實就是擺在眼前:接種疫苗(誘發抗體)不能保證不會感染;抗病毒藥(抑制病毒複製)不能保證藥到病除;類固醇消炎(抑制免疫)是一刀兩刃;沒有重症不一定能避免併發症;病毒篩檢由陽轉陰未必等於抗疫成功;活著走出醫院也不代表接下來能全面恢復健康。 當新冠疫苗、新冠藥物幫我們掌握了降低重症風險、減少死亡機率、縮短住院時間的「大方向」之後,千萬別忘了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細節」必須靠我們自己自求多福。 ...
建立於 25 十月 2021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