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11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1. 陽明大學 李旭生副教授
(分類)
1940~2006年,享年66歲。1966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院藥學系,1976年進入陽明醫學院生化學科暨生化研究所任教直至退休,對台灣靈芝菌絲體多醣之分離與活性研究影響深遠。 三十年的學術生涯裡,不僅個人醉心靈芝菌絲多醣的抗腫瘤與免疫調節研究,並將材料提供給成大翁舷誌教授、陽明王聲遠教授、臺大林琬琬教授與江伯倫教授等,該合作團隊在多醣體作用機制的進展,與北大林志彬教授和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所主導的研究成果,呈現鼎足而三的局面。 ...
建立於
2.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細說靈芝產業1.0~4.0完整版(中)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五) 靈芝活性多糖-免疫細胞-抗腫瘤 1997年王聲遠等發表靈芝多糖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作用,是透過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產生的TNF-α和IFN-γ協同作用的結果。 靈芝與免疫的研究成果有了連接之後,靈芝多糖體抗腫瘤的機制才被確認,靈芝與免疫系統研究的精彩序幕也隨之開啟,靈芝研究的模式亦從動物推展至細胞株,從腫瘤細胞推展至免疫細胞,從體內推展到體外。  ...
建立於 19 七月 2018
3. 台灣靈芝產業與學術研究 從無到有的發展概況──2016首屆國際食用菌文化大會論文
(活動報導)
...  就在政府退出主導靈芝研究的這一年,在台灣靈芝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直銷公司雙鶴企業(成立於1987年7月)出資成立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補助教授級的「專題研究計畫」和「碩博士論文研究」。原本被動依賴國內外研究論述的業者,反過來成了推動靈芝科學研究的引擎。 1994和1996年,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舉辦「第一屆全國靈芝學術研討會」和「台北國際靈芝研討會」,會議中的成果發表,包括陽明大學教授王聲遠釐清「靈芝多醣的免疫調節作用與抗腫瘤活性的關係」,師範大學教授姜宏哲確認「鍺並非靈芝主要有效成分」,臺灣大學教授許瑞祥透過「靈芝屬菌種鑑定系統」的介紹提醒靈芝產品種源一致的重要性等等,均對靈芝的產業發展、學術研究和消費者認知起了指標性的影響和穩定軍心的作用。 ...
建立於 25 五 2017
4. 〔臺大教授許瑞祥-演講精選1〕就讓靈芝來抗癌!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後來榮總的王聲遠教授就把免疫細胞、癌細胞跟靈芝水提取物三個養在一起,結果就看到免疫細胞把癌細胞吃掉了。由此可以提出一個最直接的證據:靈芝並不是直接毒殺癌細胞,而是促進免疫細胞去殺死癌細胞。所以靈芝跟抗癌藥不一樣,是沒有毒性的。 既然靈芝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那麼吃靈芝就可以讓體內有癌細胞的動物或人,降低癌症復發的機會,因為免疫系統會辨認癌細胞,並把它消滅掉。   2000年後發現靈芝可調控細胞 ...
建立於 28 七月 2016
5. 台灣:靈芝腺苷不影響血友病患凝血功能
(1960-1999)
...  1990年,榮民總醫院和陽明大學王聲遠教授在《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探討了這個問題: 他們給予五位感染HIV的血友病患者服用含有高濃腺苷的靈芝菌絲體水萃取物,每天900 mg(腺苷含量約1.35 mg),持續兩個月後再比較患者試驗前後的凝血功能,結果證實,所有受試者的凝血功能都未受到任何影響。 顯然靈芝對血友病人是安全的。至於為什麼血脂過高的人吃靈芝有「清血(抗凝血)」作用,但血友病患吃靈芝又沒事,研究者認為還需要進一步釐清。 ...
建立於 04 十二月 2015
6. 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靈芝陪你一起抗愛滋!
(焦點新聞)
...  不知道病情「沒比較壞」是否就算「比較好」,但研究者顯然不太滿意,認為試驗結果差強人意可能和「有效劑量」不足有關,因此建議下次如果要再做臨床試驗,不宜選擇子實體磨粉的靈芝當材料,而是應該透過萃取或純化技術,提高靈芝產品裡多醣、多醣肽或其它活性成分的含量,才可能讓患者吃出期待中的效果。   4. 台灣:靈芝裡的腺苷,不影響感染HIV血友病患的凝血功能 一般的HIV感染者吃靈芝沒問題,但如果患者本身有血友病,能吃靈芝嗎?因為過去許多研究都指出,靈芝裡的活性成分之一,腺苷,有抗凝血作用。榮民總醫院和陽明大學教授王聲遠在1990年發表的論文即探討了這個問題: ...
建立於 03 十二月 2015
7. 歷屆靈芝研討會照片回顧 1987~2016
(歷史回顧(2015之前研討會))
...    1994年10月24~26日在北京舉行的「國際靈芝專題研討會」 是第一次邀集世界各國學者參與的國際靈芝會議。 (提供/許瑞祥、林志彬)   1994第一屆全國靈芝學術研討會 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靈芝學術研討會」 於1994年12月9日在台北召開,共有王聲遠、姜宏哲、王成德、 蘇慶華、許瑞祥、鄭正勇、程一華、張立人、王惠芳、梁志欽等 ...
建立於 04 七月 2015
8. 靈芝在生技領域研發的新趨勢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et al,1993)。 靈芝多糖體的抗腫瘤機制經榮總王聲遠教授發表從細胞激素的證據,說明靈芝多糖體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作用是透過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和 T 淋巴細胞產生的 TNF-α 與 IFN-γ 協同作用的結果(Wang et al, 1997),最近的研究顯示不同子實體來源的靈芝多糖體,如 F3、GLPS、PS-G 等,活化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或突觸細胞產生介白素-1(IL-1)等的胞內訊息,是經過細胞表面 ...
建立於 24 六月 2015
9. 2006專訪:李旭生副教授 台灣靈芝多醣研究的推手
(陽明大學 李旭生副教授 )
...  夏威夷大學的日本學者E. Furusawa也來向李旭生取經,他的研究證實,靈芝可延長肺癌(Lewis lung carinoma)小鼠的存活時間:未接受治療的控制組小鼠都死了,靈芝組竟還有70%的小鼠存活(E. Furusawa等,1992)。 差不多同一時候,現任台北市衛生局局長宋宴仁在擔任陽明大學生醫科助教期間,也曾拿著李旭生的靈芝到台北榮總及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王聲遠的實驗室學習免疫實驗的操作。二、三個月後,宋彥仁透過人類骨髓白血病細胞HL-60觀察到靈芝提升免疫的潛能,而這個實驗結果也意外促成李旭生與王聲遠的合作,讓原本互不相識的兩位科學家,一個負責提供材料(靈芝多醣萃取物PS-G),一個負責免疫功能的研究,共同為靈芝多醣的免疫調節功能與抗腫瘤機制寫下新頁(Lieu ...
建立於 29 五 2015
10. 靈芝多糖的發現及七○年代至今的研究回顧(上) 1970~1990年代後期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μg/ml、菌絲體多糖 750 μg/ml 直接加入人類白血病細胞株(HL-60)培養液中,對 HL-60 細胞的生長亦無直接的抑制作用,同時也不能誘導細胞的凋亡。 到底靈芝多糖體是如何發揮抗腫瘤作用的,在 1997 年榮總王聲遠教授發表靈芝與免疫調節的研究成果後,靈芝多糖體的抗腫瘤機制才逐漸被確認,同時開啟靈芝與免疫系統精彩研究的序幕。 王教授等發表以高劑量靈芝子實體多糖(PS-G)400 ...
建立於 14 五 2015
11. 回顧台灣靈芝現代化研究的奠基過程 ── 台灣靈芝研究家族族譜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陽明大學的另一位研究靈芝的代表是已故的李旭生副教授,李副教授在生化所任職期間曾指導楊令仰(2001)、璩敬賢(2003)完成有關靈芝萃取物保護肝損傷之碩士論文。 李副教授對靈芝菌絲體來源的多糖體之分離與活性的研究影響深遠,曾經參與共同研究的學者有:成功大學翁舷誌教授、陽明大學已故的王聲遠教授、臺灣大學林琬琬教授與江伯倫教授等,該合作團隊在多糖體作用機制的進展,和北京大學林志彬教授與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所主導的研究成果,呈現鼎足而三的局面。 ...
建立於 12 五 2015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