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9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1. 陽明大學 李旭生副教授
(分類)
1940~2006年,享年66歲。1966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院藥學系,1976年進入陽明醫學院生化學科暨生化研究所任教直至退休,對台灣靈芝菌絲體多醣之分離與活性研究影響深遠。 三十年的學術生涯裡,不僅個人醉心靈芝菌絲多醣的抗腫瘤與免疫調節研究,並將材料提供給成大翁舷誌教授、陽明王聲遠教授、臺大林琬琬教授與江伯倫教授等,該合作團隊在多醣體作用機制的進展,與北大林志彬教授和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所主導的研究成果,呈現鼎足而三的局面。 ...
建立於
2. 〔許瑞祥的靈芝與我之1〕新倚天屠龍記2019裡的張無忌採到了「松杉靈芝」?
(靈芝與我)
... lucidum,後者是Ganoderma tsugae,兩者不只菌絲形態不一樣,生長的速度也不一樣,長出來的子實體形態更不一樣。 當時陽明大學李旭生教授(1940~2006)培養的靈芝菌絲體就比接近Ganoderma lucidum。李旭生知道我的專業,希望我們能有機會合作,所以就邀我去看他培養的靈芝菌絲體和子實體,我一看就知道他種的是Ganoderma lucidum,它們和我當時從台灣幾個農場收集到的靈芝菌種的確是無法交配的,因為農場栽培的靈芝比較傾向是Ganoderma ...
建立於 15 四月 2019
3. 台灣靈芝產業與學術研究 從無到有的發展概況──2016首屆國際食用菌文化大會論文
(活動報導)
...  在靈芝業者百家爭嗚的1980年代下半,出現了兩種新型態的靈芝業者,有別於過往的栽種者、中藥房和保健食品公司。一個是具有學者背景的業者,陽明大學生化所的李旭生副教授是最佳代表。其在1987年成立公司銷售靈芝產品,同時又以「科學家」身份透過媒體宣揚靈芝療效,還長期提供自家的靈芝菌絲發酵多醣萃取物給多位學者作為實驗材料。作風極具爭議性,卻對台灣靈芝產業發展和學術研究的推動扮演一定的角色。 另一種新型態的靈芝業者則是直銷公司。1986年台灣連續發生多家直銷公司倒閉事件,造成直銷從業人員大幅流動,他們開始尋找高利潤的新商品,專賣靈芝保健食品的本土型直銷公司於是陸續成立。直銷業特有的「口耳相傳」經營模式,迴避了法規上不可公開宣傳療效的限制,加速靈芝在民間的普及,卻也更加激化產品療效誇大不實、品質參差不齊、價格高得離譜等亂象。 ...
建立於 25 五 2017
4. 歷屆靈芝研討會照片回顧 1987~2016
(歷史回顧(2015之前研討會))
...  推動了台灣的靈芝研究,也為台灣靈芝產業的生存與發展奠下基礎。(提供/許瑞祥)   當時與會的學者,包括董大成、許瑞祥、蘇慶華、姜宏哲、曾聰徹、 李旭生、鄭惠華、蕭明熙、翁舷誌、劉國柱、楊玲玲、王西華等, 從「生物特性及分類、活性成分分析、藥理、藥效、環境評估和栽培」等不同面相提供建言, 他們都是當時該領域的專家,也共同為台灣後來的靈芝研究撐起一片天。(提供/許瑞祥) ...
建立於 04 七月 2015
5. 2004北京靈芝專題研討會記實
(歷史回顧(2015之前研討會))
...    中藥研究設計的科學化和中藥研究結果的推論,必須嚴謹 陽明大學的李旭生教授強調,靈芝可喚醒機體的自癒能力,如靈芝多糖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而抑制腫瘤的增殖、分化。 北京大學醫學部叢錚教授批判了「中藥是天然藥物,其毒副作用小」的認識誤差;對中藥研究設計的科學化問題、中藥研究結果的推論必須嚴謹和慎重、正確對待中醫和西醫的現有知識和理論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可供合理應用靈芝和正確評價靈芝作參考。 ...
建立於 01 六月 2015
6. 靈芝抗腫瘤、保護心血管與基因定序
(陽明大學 李旭生副教授 )
靈芝的研究已廣受世界醫學界的重視,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學術界,從靈芝的基礎研究中得知它的化學成分多達一百五十多種,一起作用下竟能同時發揮提升免疫、抗腫瘤、保護心血管等作用。 文/李旭生 ◎本文原載於2003年7月《健康靈芝》第21期 17~19頁   近年來靈芝的研究已廣受世界醫學界的重視,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學術界,從靈芝的基礎研究中得知它的化學成分多達一百五十多種。 這些成分基本上可分為脂溶性與水溶性,脂溶性的成分已被許多研究證實具有降血壓、降血液黏稠度、減低血栓形成及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而水溶性的多醣體成分則有增強免疫能及抗衰老、抗腫瘤等作用。 ...
建立於 31 五 2015
7. 2006專訪:李旭生副教授 台灣靈芝多醣研究的推手
(陽明大學 李旭生副教授 )
這篇文章意外成為李旭生副教授生前最後一次專訪記錄。他是台灣最早以科學方法研究靈芝藥理作用的少數學者之一,長期專注於靈芝多醣的分離與活性分析,共發表十多篇重要論文作為靈芝抗腫瘤的重要根據。早期研究靈芝大多把它當作植物病蟲害處理,李旭生為什麼會對靈芝的功效感到興趣?故事得從23年前講起。 採訪/吳亭瑤 ◎本文原刊於2006年7月《健康靈芝》33期 12~17頁     ...
建立於 29 五 2015
8. 靈芝多糖的發現及七○年代至今的研究回顧(上) 1970~1990年代後期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此篇為國內首見靈芝抗癌研究的先鋒,雖未提及多糖體的分離,但卻闡釋靈芝用於預防勝於治療的意義。 同年郭明德等發表以無柄靈芝(G. resinaceum)菌絲體及培養液,經熱水萃取及四倍體積酒清沈澱的部分,對接種 S-180 肉瘤細胞的 ICR 小鼠體內腫瘤的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並可延長其存活的時間。本篇論文開啟國內研究菌絲體抗腫瘤的風氣。 1984 年陽明大學李旭生教授等開始發表,人工培養靈芝(G. ...
建立於 14 五 2015
9. 回顧台灣靈芝現代化研究的奠基過程 ── 台灣靈芝研究家族族譜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陽明大學的另一位研究靈芝的代表是已故的李旭生副教授,李副教授在生化所任職期間曾指導楊令仰(2001)、璩敬賢(2003)完成有關靈芝萃取物保護肝損傷之碩士論文。 李副教授對靈芝菌絲體來源的多糖體之分離與活性的研究影響深遠,曾經參與共同研究的學者有:成功大學翁舷誌教授、陽明大學已故的王聲遠教授、臺灣大學林琬琬教授與江伯倫教授等,該合作團隊在多糖體作用機制的進展,和北京大學林志彬教授與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所主導的研究成果,呈現鼎足而三的局面。 ...
建立於 12 五 2015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