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50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3 頁

1. 台灣:靈芝蛋白LZ-8可透過免疫調節作用,提高皮膚對乾癬誘發因子的耐受力
(2020-2029)
乾癬雖然不會直接致命,但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其症狀會隨壓力、感染、季節變化等因素波動,即便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也可能突然復發,因此患者需要一種能長期穩定病情且相對安全的調理方式。源自靈芝(Ganoderma lucidum)菌絲體且可被規格化量產的免疫調節蛋白 LZ-8(Ling-Zhi 8)或許就有這方面的應用潛力。 文/吳亭瑤   俗稱牛皮癬或銀屑病的乾癬(psoriasis)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病。目前已知其發作通常受遺傳與環境因素影響,由於某些皮膚創傷、感染或藥物的誘發,使T細胞調節紊亂,持續釋放某些促發炎的細胞激素,刺激了位於表皮基底層的角質細胞,使其快速增生,並使未成熟的角質細胞迅速被推向皮膚表層,最終不只導致表皮增厚、皮膚不斷有鱗屑脫落,也使受發炎反應影響的皮膚區域出現乾燥的紅斑。 ...
建立於 30 四月 2025
2. 中國:化療後加用靈芝三萜可清除「老不死」的肝癌細胞,乘勝追擊腫瘤&修復化療損傷
(2020-2029)
2024年9月19日/福建醫科大學藥學院/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文/吳亭瑤   辛苦化療之後可以做些什麼來鞏固戰果,降低癌症死灰復然的機會?根據本研究的細胞與動物實驗成果,答案應該會是「靈芝三萜」! 理想上,我們都希望化療可以將癌症病人體內的癌細胞一網打盡;實際上,在用藥安全的考量下,或多或少都有漏網之魚。在這些逃過一劫的癌細胞中,有一群雖仍賴著不死(抗凋亡)但已被化療藥傷到完全失去增殖能力,亦即進入衰老狀態(senescence),轉變成學術上所謂的「衰老細胞」(senescent ...
建立於 14 四月 2025
3. 柯俊良團隊2024研究成果|不管對第三代標靶藥抗藥與否,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都能抑制EGFR雙突變肺腺癌細胞透過「整合素」另謀生路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 microsporum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文/吳亭瑤   對前兩代標靶藥有抗藥性的 EGFR雙突變的肺腺癌細胞 簡稱EGFR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是眾多位於細胞表面的接受器之一,它可以接收多種外來信號,活化細胞內的相關分子來驅動細胞增生。正常細胞對EGFR的表現量和活性會嚴格調控,可是有些癌細胞會卻把EGFR當成利器,將其大量表現(即所謂的EGFR陽性)加快增生速度;甚或發展出突變的EGFR,毋須等待外來信號就能自行運作,讓細胞長得更快更多也更具侵襲性。 ...
建立於 07 三月 2025
4. 2024研究新知|不管對第三代標靶藥抗藥與否,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都能抑制EGFR雙突變肺腺癌細胞透過「整合素」另謀生路
(天選之材GMI)
... microsporum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文/吳亭瑤   對前兩代標靶藥有抗藥性的 EGFR雙突變的肺腺癌細胞 簡稱EGFR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是眾多位於細胞表面的接受器之一,它可以接收多種外來信號,活化細胞內的相關分子來驅動細胞增生。正常細胞對EGFR的表現量和活性會嚴格調控,可是有些癌細胞會卻把EGFR當成利器,將其大量表現(即所謂的EGFR陽性)加快增生速度;甚或發展出突變的EGFR,毋須等待外來信號就能自行運作,讓細胞長得更快更多也更具侵襲性。 ...
建立於 07 三月 2025
5. 賞析|蛇與靈芝在白蛇傳年畫、女媧伏羲畫像石、玄武圖壁畫裡寓意的轉化、生機與平安
(焦點新聞)
...  文/吳亭瑤   白蛇傳裡的蛇與靈芝:轉化新生 眾「蛇」之中最為大眾所熟悉者,當屬《白蛇傳》裡修練成人形後嫁給許仙天以報前世救命恩情的白娘子,以及對白娘子忠心不二(或者是被白素貞收服而不得不)患難與共的小青。故事中娘子意外喝下雄黃酒現出原形嚇「死」許仙,為救夫君勇闖崑崙山盜取仙草的劇情,正是所有中國人認識靈芝的起點。 下圖是晚清民間四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天津楊柳青」的畫師以雕版印刷製作的《白蛇傳》年畫,白娘子遭遇守護靈芝仙草的白鶴童子(南極仙翁護法)攔阻一幕,就位在畫面上半中間左邊「南極洞(南極仙翁住所)」之前。只見白娘子雙手舞劍單膝跪地,其所企求的靈芝仙草已近在咫尺。 ...
建立於 13 二月 2025
6. 南韓:靈芝萃取物可預防壓力造成的毛囊老化,緩和掉髮危機
(2020-2029)
2024年4月6日/首爾大學醫學院/iScience 文/吳亭瑤 2024年4月,首爾大學醫學院皮膚科Ohsang Kwon教授等發表在《iScience》的研究證明,靈芝子實體萃取物可以防止壓力導致的毛囊老化,緩解頭髮稀疏甚或秃頭的危機,讓我們看到了靈芝在內科疾病以外的應用價值,也為「靈芝外用」提供新的開發領域。  壓力罩頂時,身體會釋出一系列荷爾蒙重新調整能量配置,以因應眼前的當務之急。由大腦下視丘分泌的「皮釋素(促腎上腺皮質素釋素,簡稱CRH)」就是這一系列壓力荷爾蒙的先鋒,它除了會調動其他的荷爾蒙一起響應,還會出現在毛囊裡,導致毛囊提早進入休止期而停止生髮。如果壓力持續存在,使得毛囊細胞無法回春,反而進入不可逆的衰老階段,這個毛囊就會完全喪失生髮功能。 ...
建立於 16 一月 2025
7. 從兩百年前的《本草圖譜》一窺日本江戶時代本草學家眼中的靈芝
(焦點新聞)
乍見日本江戶時代本草學家畫的靈芝,的確會有種「眼睛為之一亮」的感覺,因為跟平常我們習慣的中國古代文人筆下的靈芝是如此大異其趣。起初以為是色彩造成它們的差異,深究之後才發現,其實是兩者想要詮釋的境界不同:一個意在彰顯靈芝形而上的祥瑞涵意,一個旨在表現靈芝物質性的具體特徵。  文/吳亭瑤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本草圖譜》傳抄本。   開文這幾張靈芝圖源自江戶時代後期本草學家岩崎常正(1786~1842)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日本最早的植物圖鑒——《本草圖譜》。此書的出現,與明代李時珍(1518~1593)的《本草綱目》東渡日本後帶動的本草學研究風潮息息相關。 ...
建立於 14 十一月 2024
8. 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的研發現況——臺大教授許瑞祥2023演講記實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講述審訂/許瑞祥     記錄整理/吳亭瑤     圖片來源/吳亭瑤攝影&許瑞祥提供之演講投影片與錄影 ◉開場◉ ❖研究靈芝四十餘年❖ 我的靈芝研究始於1981年還是臺大農化所研究生的時候,時至今日已經超過四十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十年主要在做靈芝的雜交育種,提供生產與研究用的靈芝菌株;第二個十年則是以靈芝屬DNA的分析跟檢測為主,也就是任何靈芝的樣品,不管是靈芝的菌絲體、子實體或提取物,只要裡面有DNA,就能透過我們的檢測平台知道這個樣品是不是靈芝,以及來自哪種靈芝。2000年之後我們開始把靈芝裡的基因選殖出來做蛋白質表現,並且對這些來自靈芝的特殊蛋白質進行開發應用,GMI即是其中之一。 ...
建立於 12 十月 2024
9. 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的研發現況——臺大教授許瑞祥2023演講記實
(天選之材GMI)
...  講述審訂/許瑞祥     記錄整理/吳亭瑤     圖片來源/吳亭瑤攝影&許瑞祥提供之演講投影片與錄影 ◉開場◉ ❖研究靈芝四十餘年❖ 我的靈芝研究始於1981年還是臺大農化所研究生的時候,時至今日已經超過四十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十年主要在做靈芝的雜交育種,提供生產與研究用的靈芝菌株;第二個十年則是以靈芝屬DNA的分析跟檢測為主,也就是任何靈芝的樣品,不管是靈芝的菌絲體、子實體或提取物,只要裡面有DNA,就能透過我們的檢測平台知道這個樣品是不是靈芝,以及來自哪種靈芝。2000年之後我們開始把靈芝裡的基因選殖出來做蛋白質表現,並且對這些來自靈芝的特殊蛋白質進行開發應用,GMI即是其中之一。 ...
建立於 12 十月 2024
10. 從預防COVID-19到治療肺癌: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的神奇功效——記陽明交通大學林東毅教授在2024亞洲生技大展的演講
(陽明交通大學 林東毅教授)
...  文・圖/吳亭瑤   根據林東毅教授的介紹,他的實驗室主要在研究中草藥、天然藥萃取物和純化物抑制癌症進展和轉移的功效與機制,其中被他研究最多的材料,就是許瑞祥教授在其發現並命名的靈芝菌種「小孢子靈芝(Ganoderma microsporum)」發現的免疫調節蛋白質(immunomodulatory protein),GMI。 這個由111個胺基酸組成、分子量只有1萬2千多的小分子蛋白質可以透過先進的生物技術大量生產,其構形簡單跟人類抗體有點類似,具有調節T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免疫活性,結構穩定不易被高溫和胃酸分解,吃進體內可以隨血液循環流動全身。 ...
建立於 09 九月 2024
11. 從預防COVID-19到治療肺癌: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的神奇功效——記陽明交通大學林東毅教授在2024亞洲生技大展的演講
(天選之材GMI)
...  文・圖/吳亭瑤   根據林東毅教授的介紹,他的實驗室主要在研究中草藥、天然藥萃取物和純化物抑制癌症進展和轉移的功效與機制,其中被他研究最多的材料,就是許瑞祥教授在其發現並命名的靈芝菌種「小孢子靈芝(Ganoderma microsporum)」發現的免疫調節蛋白質(immunomodulatory protein),GMI。 這個由111個胺基酸組成、分子量只有1萬2千多的小分子蛋白質可以透過先進的生物技術大量生產,其構形簡單跟人類抗體有點類似,具有調節T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免疫活性,結構穩定不易被高溫和胃酸分解,吃進體內可以隨血液循環流動全身。 ...
建立於 09 九月 2024
12. 台灣:靈芝免疫調節蛋白LZ-8可減輕化療藥CPT-11對小鼠的腸道損傷
(2020-2029)
2023年5月15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Aging 文/吳亭瑤   CPT-11(Irinotecan,伊立替康)是主要用來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喜樹鹼類化療藥,其抗腫瘤的作用機制是透過抑制DNA的複製,促使癌細胞死亡。然而就如同所有化療藥一樣,其與殺癌併存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及腸道毒性造成的嚴重腹瀉和血便)常限制了它的應用範圍,也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根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中山醫學大學兒童學科專任教師趙玉華教授等發表在2023年5月《Aging》(衰老期刊)的研究顯示,來自靈芝(Ganoderma ...
建立於 16 八月 2024
13. 台灣:松杉靈芝有助衰老小鼠保有對疼痛的正常敏感度
(2020-2029)
2024年5月21日/中原大學/Scientific Reports 文/吳亭瑤   大家都不喜歡痛,但「會痛」卻是非常重要的保護機制,因為我們就是靠這樣的感覺避開危險、警覺健康異樣。可是這種生理功能卻會隨著老化衰退,使得身體受到傷害的風險跟著增加,因此設法維持正常的疼痛敏感度,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的生活品質非常重要。 根據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曾嘉儀教授、同校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副教授,攜手研究生林佳穎、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楊凱甯藥師等在今年5月發表在《Scientific ...
建立於 31 七月 2024
14. 2024研究新知|GMI膳食補充品Reishimune-S對術後輔助內分泌(荷爾蒙)療法的乳癌患者在生活品質與免疫調節的助益
(天選之材GMI)
 內分泌治療可大幅提高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的存活率,問題是隨著藥物副作用累積導致的生活品質下降,常動搖患者持續治療的意願。今年4月馬偕醫院團隊發表的前導性臨床研究報告證實,持續補充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膳食補充品Reishimmune-S,可以減輕內分泌療法對乳癌患者的副作用,改善其認知功能、疲勞和失眠,而且還有免疫調節的作用,為管理想關不良反應提供了另一種實際可行的新選擇。 文/吳亭瑤 ...
建立於 15 六月 2024
15. 台灣:靈芝多醣可提高腸病毒A71型和D68型二價黏膜疫苗的免疫保護力,降低實驗動物重症和死亡威脅
(2020-2029)
2023年12月18日/臺灣大學/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文/吳亭瑤 經由腸胃道和呼吸道感染人類的腸病毒(enterovirus,簡稱EV)有很多種,雖然大部分引發的都是輕症,但仍有少數會造成腦膜炎、腦炎、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cute flaccid paralysis)、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等嚴重的神經系統症狀或導致死亡。像是腸病毒A71型(EV-A71,即過去所說的腸病毒71型)和近十年病例激增的D68型(EV-D68)就是造成重症的兩大病毒型別,也是科學家在研發腸病毒疫苗時主要的防範對象。 ...
建立於 30 五 2024
16. 陽明交通大學林東毅教授的靈芝研究論著
(陽明交通大學 林東毅教授)
...  資料提供/林東毅   整理/吳亭瑤 林東毅帶領的中草藥研發團隊是國際各大發明展金獎的常勝軍。 (來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經濟日報2024/01/17)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林東毅副教授(中右) 與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蔡明翰助理教授(中左) 攜手合作的研究團隊,證實小孢子靈芝 免疫調節蛋白質GMI也能預防COVID-19。 (來源/交大友聲2022/06/07) ...
建立於 19 五 2024
17. 北馬其頓:補充靈芝等抗氧化製劑可加速COVID-19症狀緩解
(2020-2029)
2023年3月29日/聖基里爾.麥托迪大學/PRILOZI 文/吳亭瑤 (https://sciendo.com/article/10.2478/prilozi-2023-0002)   新冠病毒並未遠離。雖然流感化的新冠病毒已不像疫情期間那麼可怕,但感染後引發COVID-19的症狀還是讓人很難受,少數人進一步惡化成重症或死亡也持續在發生,因此如果能有什麼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以提早結束這種不舒服,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絕對值得參考。 ...
建立於 10 五 2024
18. GMI將實現東西方科研對人類抗老防衰的終極願望——記Miroslav Radman教授八十大壽致敬專題研討會
(焦點新聞)
... Zones mee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其中這個讓Radman教授眼睛為之一亮的東方傳統中草藥,正是來自靈芝的GMI。 文/傅煦媛、吳亭瑤、許瑞祥 研討會現場(攝影/傅煦媛)。   舉辦本次研討會的Mediterranean Institute for Life Sciences(MedILS)地中海生命科學研究中心,是一個位於克羅埃西亞斯普利特(Split)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他們致力於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特別是分子生物學,並以其在衰老和長壽研究方面的重點而聞名。 ...
建立於 07 五 2024
19. 2023研究新知|GMI抗肺腺癌轉移的分子機制新發現:讓癌細胞綁手綁腳,使其跑不了和尚也建不了廟
(天選之材GMI)
...  文/吳亭瑤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4320523008901?via%3Dihub)   癌轉移的每個步驟都很關鍵 轉移對於組織器官功能的破壞,是影響肺癌患者生活品質和生命長度的主因。由於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易察覺,五到六成患者初次被診斷出來時多半已經晚期,使得肺癌患者承擔的轉移風險明顯高於其他癌症患者。 ...
建立於 11 三月 2024
20. 〔林東毅團隊2023研究成果〕GMI抗肺腺癌轉移的分子機制新發現:讓癌細胞綁手綁腳,使其跑不了和尚也建不了廟
(陽明交通大學 林東毅教授)
...  文/吳亭瑤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4320523008901?via%3Dihub)   癌轉移的每個步驟都很關鍵 轉移對於組織器官功能的破壞,是影響肺癌患者生活品質和生命長度的主因。由於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易察覺,五到六成患者初次被診斷出來時多半已經晚期,使得肺癌患者承擔的轉移風險明顯高於其他癌症患者。 ...
建立於 11 三月 2024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