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54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3 頁

1. 臺灣大學 王西華教授
(分類)
1926~2014年,享年88歲。1945年自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畢後,即在臺大農業化學系任教,並於1968年取得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博士,為台灣菇類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自1980年代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開始參與靈芝的系統化研究,從靈芝屬的分類鑑定、遺傳育種,到各種人工栽培條件的探討等,為台灣靈芝的基礎研究和產業生存奠定穩固的基礎。 共計指導完成 2 篇博士論文及 4 篇碩士論文是以靈芝為主題材料者,發表的上百篇期刊論文中與靈芝有關者則有十幾篇。其所指導的門生更是目前台灣靈芝研究的最大團隊。 ...
建立於
2. 臺北醫學大學 蘇慶華教授
(分類)
生於1947年,師承臺灣大學王西華教授,1985年取得臺灣大學農化所博士,現任臺北醫學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科講座教授。 在臺北醫學大學任教初期,為董大成教授領軍之靈芝多醣抗腫瘤研究團隊的重要成員,為其提供穩定的菌絲體材料來源。 爾後鑽研靈芝三萜類護肝活性的成分分析,為首位建立以三萜類指紋圖譜作為靈芝菌種快速分類依據的學者,亦是利用靈芝子實體萃取後廢渣開發為癒傷敷料(SACCHACHITIN)的第一人,開啟靈芝外敷內服的新契機。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建立於
3. 中國科學院 趙繼鼎研究員
(分類)
1916~1995年,享年79歲。1948年畢業於西北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機構服務,全心致力於中國地衣和大型真菌的分類研究。 最傑出的貢獻在於確立中國多孔菌科和靈芝科的分類系統,其對中國地區靈芝屬種類及古籍中六芝的考證,更開創現代化靈芝研究的基礎。 一生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出版專著 8 部,其中與靈芝者相關有12篇正式的期刊論文,以及《中國靈芝》、《中國靈芝新編》、《The ...
建立於
4. 中國科學院 卯曉嵐研究員
(分類)
生於1939年。1964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生物系,目前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當今中國菌物學界泰斗,大型真菌採集與分類專家。 為實地考察真菌物種、分布與生態,四十多年來足跡踏遍中國大江南北(包括港澳台),收集數以萬計的真菌標本,更繪製1500餘幅彩色蕈菌科學畫。 其所繪之菇菌無人能出其右,對於中國自古以來靈芝文化的形成亦有深刻認識。著作或主編《中國大型真菌》、《中國菌物學100年》等多部蕈菌專書。 ...
建立於
5. 從兩百年前的《本草圖譜》一窺日本江戶時代本草學家眼中的靈芝
(焦點新聞)
...  成書於1828年(日本文正11年,相當於清朝道光8年)的《本草圖譜》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這部92卷的巨著共有一千九百多種含蓋草、穀、菜、果、木等五大類本草的彩圖,全書按《本草綱目》的分類方式編排,有如《本草綱目》的圖解版,其中占有6卷之多的菜部(可以當菜吃的本草)芝侕類(菇類)就是由赤、青、黃、白、黑、紫六種顏色的「芝」率先登場。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本草圖譜》菜部芝侕類首頁。岩崎常正完成《本草圖譜》後,除前4卷是木板印刷,其餘均由他本人或其門生按原稿一本一本抄錄,分批做給預購者。因為是手寫抄本,因此不同版本在品質上各有差異。本圖及以下四圖即出岩崎常正過世前(約1840~1842年)做給田安家族(德川將軍繼承權的御三卿之一)的抄本,是目前公認畫工最好、年代較早的手抄版本。 ...
建立於 14 十一月 2024
6. 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的研發現況——臺大教授許瑞祥2023演講記實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GMI的基本◉ ❖發現小孢子靈芝❖ GMI的「GM」是小孢子靈芝拉丁學名「Ganoderma microsporum」的縮寫。1982年我在臺大的校園撿到一塊木頭,木頭上有子實體原基,我把它帶回家養了兩個月之後,長出一朵一朵菌傘帶青藍色的子實體,經分離鑑定後發現它們是全新的靈芝菌種。由於它的孢子(生殖細胞)比其它種類的靈芝都要來得小,因此我把它命名為「小孢子靈芝」,於1989年發表在專門刊載真菌命名和分類的學術期刊《Mycotaxon》。 ...
建立於 12 十月 2024
7. 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的研發現況——臺大教授許瑞祥2023演講記實
(天選之材GMI)
...  ◉GMI的基本◉ ❖發現小孢子靈芝❖ GMI的「GM」是小孢子靈芝拉丁學名「Ganoderma microsporum」的縮寫。1982年我在臺大的校園撿到一塊木頭,木頭上有子實體原基,我把它帶回家養了兩個月之後,長出一朵一朵菌傘帶青藍色的子實體,經分離鑑定後發現它們是全新的靈芝菌種。由於它的孢子(生殖細胞)比其它種類的靈芝都要來得小,因此我把它命名為「小孢子靈芝」,於1989年發表在專門刊載真菌命名和分類的學術期刊《Mycotaxon》。 ...
建立於 12 十月 2024
8. Reishi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Standards of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and Therapeutics
(靈芝圖書)
...    Table of contents|目錄 Nomenclature(命名) Nomenclature(學名) Family(生物學分類) Definition(定義) Common Names(俗名) History (歷史) Identification(鑑定,生物學上的特性) 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宏觀鑑定/特徵) ...
建立於 03 二月 2023
9. 靈芝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效用──抗發炎、抗病毒、改善失衡的免疫
(焦點新聞)
...  整體而言,急性肝炎改善的速度明顯比慢性肝炎快;輕度慢性肝炎則比重度慢性肝炎更容易見效。 ◆「症狀」是指患者的主觀感受;「體徵」是指醫生的客觀診斷,詳參:醫學徵象 ◆「慢性遷延性肝炎」也稱作「慢性持續性肝炎」,是早期依據肝組織的病理型態對慢性肝炎做的臨床分類,可理解為:發炎較輕、預後較好的慢性肝炎。詳參:慢性肝炎之組織病理學分類   肝炎最主要的診斷指標就是升高的血清ALT(谷丙轉氨酶,即GPT,俗稱肝指數、肝炎指數或肝功能指數)。ALT原本存在肝細胞裡,因肝細胞發炎受損而滲入血液,因此ALT在血中的濃度正好反映了肝臟發炎和肝細胞受損的嚴重程度。 ...
建立於 09 九月 2021
10. 〔臺大教授許瑞祥-靈芝文化節演講〕靈芝是身心靈全方位養生的唯一選擇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結合科學、應用、人文、藝術、體驗的2018國際靈芝文化節在福建浦城熱鬧舉行,受邀在文化節中的〈靈芝與大健康論壇〉進行主旨演講的臺大教授許瑞祥,通過〈靈芝與中國養生文化〉的講題告訴我們,吃靈芝養生的第一步就是「吃對靈芝」,如果吃錯了,那可一點都不如意了。 文/吳亭瑤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許瑞詳教授,從1980年代開始投入靈芝菌種分類鑒定的研究,並在1990年取得全球華人第一個靈芝博士學位。通過他的研究大家才發現,原來靈芝有好多種,有些甚至只是外形類似,但實際上並非靈芝。(圖為許瑞祥演講現場,圖片提供/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集團) ...
建立於 14 六月 2021
11. 靈芝三萜萬化筒 Ganoderma Triterpenoid Kaleidoscope
(靈芝圖書)
出版日/2020年12月 作 者/林淑萍 Dr. Lin,Shwu-Bin、張肇麟 Dr. Chang, Chao-Lin 出版者/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微生物文教基金會 語 言/英文版(前半)+中文版(後半)  頁數/191頁   開本/19cm * 26 cm         ISBN/978-986-99800-0-5(精裝) 簡 介/本書總結四十年來靈芝三萜化合物的科研成果,為三百多種靈芝三萜,根據其化學結構進行系統化分類,給予不同的GT代碼,並對照其生化活性,為靈芝三萜紛亂的命名一錘定音,也為日後探討靈芝三萜構效之間的關聯性提供清楚的指引。 ...
建立於 03 二月 2021
12.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面對未知病毒,靈芝如何提高免疫兵團的勝算?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小病毒釀大疫情 對人類來說,SARS是全新的病毒 新病毒的出現,提供了各國科研機構競賽角力的機會,彼此競爭分離鑑定的速度,拜現代分子生物學基因分析的技術精進,挾人類基因定序解碼的餘威,小小的病毒僅數萬個鹼基自然不會困難。 雖然SARS病毒已確認是冠狀病毒(coronavirus),但卻與已知的明顯不同。已知的冠狀病毒是很普通的病毒,人類的感冒有20∼30%是由它們所引起的。冠狀病毒在分類上屬於RNA病毒,根據RNA基因序列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感染對象以人和豬為主,第二類以感染人和牛為主,第三類只會感染鳥類,包括雞和火雞。基因序列顯示,SARS病毒介於第二與第三類之間,但和兩者都有超過50%的差異,因此被列為第四類新發現的冠狀病毒。 ...
建立於 06 三月 2020
13. Ganoderma and Health : Biology, Chemistry and Industry &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靈芝圖書)
... and Health》(靈芝與健康,上下冊)一書已由Springer出版社於2019年11月正式出版發行。 該書上冊(Biology, Chemistry and Industry,生物學、化學和產業)系統介紹了靈芝的分類學、生物學特性、人工栽培、化學成分和產業的研究進展;下冊(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藥理學和臨床應用)總結了靈芝及其提取物的藥理學研究進展和臨床應用。 ...
建立於 29 二月 2020
14. 時間證明靈芝的價值,也賦予G. lucidum品牌的意義──記2019第十屆國際藥用菌大會(上)
(活動報導)
...  如果大家真的愛護靈芝這個產業,相關人士就該趕快坐下來閉門討論,尋求共識和解決之道。至於在結論落槌之前,論文發表者繼續以目前約定成俗的G. lucidum表述中國廣泛栽培的紅色靈芝並沒有錯啊,何苦在什麼定案都沒有出台之前,自己先把這麼有價值的名字消失了? 「做研究、做產品務求正確無誤,做生意但求通行無阻」,這是專研靈芝菌種鑑定、分類、栽培的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許瑞祥教授,在其撰述的《新倚天屠龍記2019裡的張無忌採到了松杉靈芝?》一文中,對於靈芝學者和業者如何把菌種鑑定技術用在「對的地方」的建言。 ...
建立於 12 十二月 2019
15.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靈芝要賣好,先做好靈芝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訴求「預防保健」的靈芝 全人類都是對象 所以同樣是靈芝,產品大不同。想要開拓靈芝市場,一定要把產品的定位搞清楚,搞清楚你要訴求的客戶群是誰,才知道你要做的是什麼等級的產品。 1.0的靈芝是古代想像中的仙丹,只有皇室和道教的修道者可以接觸得到。2.0的靈芝,被人家拿來當救命的壓箱寶,像癌症患者沒救時拿來死馬當活馬醫,是重症患者在吃的。 3.0的靈芝是作為輔助醫療和保健食品,它是1990年以後大家開始有能力去做菌種分類後的產物,可以做出「應該有效」的產品,它對應的人群逐漸擴大到亞健康。 ...
建立於 02 八月 2019
16. 如何做出好靈芝?企業標準是關鍵!記2019靈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論壇
(活動報導)
...  不僅質量標準要從種源抓起、從栽培做起,產品創新亦然。「當你有好的原料,而且確定它有特殊的功能,這樣做出來的靈芝產品才有特色,才能創新。要不然大家賣的產品就都同質化了,在同質化中去比較誰比誰好,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研究靈芝逾三十年的張勁松所長, 對靈芝菌種分類、品種選育、栽培技術、 成分分析、藥理作用、產品開發均有深入涉獵, 他再三強調,要把靈芝產品做好、靈芝產業做強, 一定要從「種源」做起。(攝影/吳亭瑶) ...
建立於 10 七月 2019
17. 〔許瑞祥的靈芝與我之2〕1989金炳珏把我推向國際,趙繼鼎把我帶入中國
(靈芝與我)
原本只是一心一意想去北京找靈芝分類權威趙繼鼎看標本,沒想到老天爺反而先牽線讓他認識了韓國做靈芝藥理研究的第一號人物金炳珏,甚至還讓他去到南京、上海結識了許多中國做菇菌研究的前輩……許多奇妙的緣份彷彿冥冥中自有安排全都發生在1989,使得1989不僅成為國際靈芝學術交流的原點,更成為兩岸靈芝學術交流的起源,不僅對許瑞祥個人帶來深遠的影響,也扭轉了日後靈芝產學界發展的命運。 口述校定/許瑞祥   記錄整理/吳亭瑶 ...
建立於 02 五 2019
18. 〔許瑞祥的靈芝與我之1〕新倚天屠龍記2019裡的張無忌採到了「松杉靈芝」?
(靈芝與我)
...  至於它在中國的中文學名,原本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趙繼鼎先生(1916~1995)著作的靈芝分類書籍或文獻裡都是寫「松杉樹芝」。具體的說,中國在1990年以前根本沒有「松杉靈芝」一詞。 為了怕印象模糊不小心膨脹了自己,我還特地上了NCBI(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資料庫)網站查證,確定是從1992年以後才開始有論文以松杉靈芝(Ganoderma tsugae)作為研究材料。截至2019年的現在為止,只有40篇左右發表,主要來自台灣、日本和中國。 ...
建立於 15 四月 2019
19. 第十屆國際藥用菌大會論文徵集
(最新消息)
...  第十屆國際藥用菌大會大主題是:藥用菌科學的創新與挑戰(Medicinal Mushroom Science: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會議議題包含: 1. Biodiversity of Medicinal Mushrooms (Conservation, Taxonomy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藥用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育、系統分類、生態分佈); ...
建立於 28 三月 2019
20. 中國:抗氧化、護細胞,靈芝三萜降低酒精性肝損
(2010-2019)
... 蛋白質表現檢測與分類。在使用赤芝萃取物後的小鼠其增強了細胞進程,代謝進程和生物調節。而參與代謝功能的蛋白質主要包括蛋白質結合和催化活性增加。   圖5-1  蛋白質表現交互作用圖。細胞色素p450 2E1(CYP2E1)和醇脫氫酶1(ADH1)與大多數其他蛋白質相互作用(紫色:表現降低;黃色:表現增加)   圖5-2 西方墨點法檢測細胞色素p450 ...
建立於 15 二月 2019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