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2020-2029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51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3 頁

1. 臺灣大學 王西華教授
(分類)
1926~2014年,享年88歲。1945年自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畢後,即在臺大農業化學系任教,並於1968年取得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博士,為台灣菇類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自1980年代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開始參與靈芝的系統化研究,從靈芝屬的分類鑑定、遺傳育種,到各種人工栽培條件的探討等,為台灣靈芝的基礎研究和產業生存奠定穩固的基礎。 共計指導完成 2 篇博士論文及 4 篇碩士論文是以靈芝為主題材料者,發表的上百篇期刊論文中與靈芝有關者則有十幾篇。其所指導的門生更是目前台灣靈芝研究的最大團隊。 ...
建立於
2. 北大教授林志彬专文|源远流长的灵芝历史与文化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神农本草经》对芝类的论述被其后的历代医药学家尊为经典并引证,如唐代苏敬著《新修本草》、宋代刘翰等著《开宝本草》、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重要本草著作均引用《神农本草经》对六芝的论述。然而不解的是,古代中医药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雷公炮炙药性赋》等均未提及灵芝,中医辨证施治的复方也罕见灵芝入药。 ❖灵芝有别于植物且可人工栽培 我国古代学者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早有论述,春秋时期《列子》书中提及“朽壤之上有菌芝者”;东汉王充(27~97年)在《论衡》中写道“芝生于土,土气和,故芝草生”;南朝陶弘景亦指出“紫芝乃是朽木株上所生,状如木栭”,以上论述均表示古人知道灵芝长于“朽木”或“朽壤”之上,且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 ...
建立於 15 五 2025
3. 北大教授林志彬专文|解读《神农本草经》论述的“六芝”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大家是否想过,现在人工栽培、研究、生产和应用的“灵芝”,基本上都是以赤芝为主、紫芝为辅,而《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好像跟我们都没有关系,为什么会这样? 《神农本草经》是收载灵芝的第一部中药学专著,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距今2200多年,并非一人所著,而是托“神农”之名集结民间的用药经验,原书早已佚失,但可从后世著作引用的内容窥得其原貌。 我最初是从距今百年前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本草纲目》中间接读取到《神农本草经》对灵芝的论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书中百分之百引用《神农本草经》的原话再加上一点注解,也就是说1600多年来古人对于灵芝的论述几乎没有改变。 ...
建立於 29 十月 2024
4. 日本:靈芝緩解四名帶狀疱疹相關神經痛全記錄——來自大阪診所醫師的第一手觀察
(1960-1999)
...    【個案1】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持續近1個月 吃靈芝4天痛疼驟減,1個半月後完全緩解 個案1是一名女性,她在55歲時歷經胸腺瘤切除手術,58歲時(1992年6月15日)在左乳下方出現帶狀疱疹,即使皮膚病灶都已消失,疼痛感還是很明顯,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期間曾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之類的止痛藥,仍無法緩解,只好轉而尋求靈芝的幫助。 根據該報告敘述,患者服用的「靈芝」是以95℃熱水將人工栽培的靈芝(Ganoderma ...
建立於 01 十一月 2023
5. 灵芝与肿瘤防治
(靈芝圖書)
出版日/2022年7月1日 編 著/林志彬 出版者/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语 言/简体中文   ISBN/9787565926679 开 本/32开     页 数/136页 简 介/本书作者本着 “科学地研究灵芝丶合理地应用灵芝丶正确地评价灵芝” 的信念,从国内外论文中筛选出“符合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灵芝辅助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行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灵芝抗肿瘤的作用和机制,以及灵芝在人工栽培丶产品质量丶中医药学研究丶现代药学研究的基本知识。 ...
建立於 17 十一月 2022
6. 日本:靈芝與西藥長期併用更能穩定血壓、減輕自覺症狀
(1960-1999)
1979年/近畿大學東洋醫學研究所/基礎と臨床 文/吳亭瑤   1979年,近畿大學東洋醫學研究所有地滋教授的團隊在1979年《基礎と臨床》發表了日本第一篇靈芝臨床報告,主題正是高血壓。 研究者先通過原發性高血壓大鼠,證實某特定來源的人工栽培靈芝子實體熱水萃取物確實有調降壓作用,接著再以此提取物進行高血壓病的臨床試驗。(註:「原發性高血壓」亦稱「本態性高血壓」,病因不明的高血壓,通常和遺傳或生活型態有關。) ...
建立於 12 九月 2022
7. 〔臺大教授許瑞祥-靈芝文化節演講〕靈芝是身心靈全方位養生的唯一選擇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因此,許瑞祥認為,靈芝是中國文化中,生物與傳統醫學、宗教、政治、藝術互動的典範,其在歷史長河的使用經驗中所衍生的獨特文化,讓靈芝獨特於所有傳統中草藥之外,成為身心靈全方位養生的唯一選擇。 考古研究發現,早在6800年前長江下游太湖地區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使用靈芝了。(圖為許瑞祥演講現場,圖片提供/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集團)   差參不齊的產品,讓現代人對靈芝難上心 如今,隨著靈芝被人工栽培大量生產,靈芝已從古代皇宮貴族的專利,成為尋常百姓垂手可得之物,並在近半世紀累積了大量科研成果,但弔詭的是,不管是吃靈芝的文化,還是把靈芝把表現在文化裡,現代人反而不上心,甚至是不相信。 ...
建立於 14 六月 2021
8. 〔张劲松2018第九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演讲〕中国国家规定的三萜丶多糖检测法不准,企业内部须另定质控标准才能做出“好灵芝”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張勁松研究員)
...  张劲松开宗明义说道:如果“好灵芝”指的是“效果好的灵芝”,那么,决定灵芝好不好的关键,既非产地,也不是外观,而在它是否含有高生物活性成分。 研究显示,举凡品种(菌株)丶栽培模式(段木或袋栽)丶生长条件(光照丶温度丶湿度丶通气丶培养基)丶采收时机丶使用的灵芝部位(子实体丶孢子粉丶菌丝体),乃至当年的天候状况,都会影响灵芝的生物活性成分种类和含量。 换句话说,绝对不是任何名叫灵芝或看起来像灵芝的“灵芝”都有一样的生物活性成分(事实上有些根本不是灵芝),也不是哪个地方产的灵芝保证一定好或才算道地,外观长得漂不漂亮亦无以为据,更不可能野生放养会胜过人工栽培…… ...
建立於 14 六月 2021
9. 防疫防到血壓爆表?能穩住免疫的靈芝也能穩住血壓(上)──調血壓兼調血脂&改善自覺症狀
(焦點新聞)
...  提到靈芝,就想到增強免疫。但其實靈芝還是改善高血壓的能手,而且早在五十年前,科學家就已發現了這個事實。 上海市農科院園藝所發表在1974年《上海農業科技》的文章中就曾提到,該所在成功以人工栽培的方式大量生產靈芝之後,從1972年開始與藥廠和醫院合作,針對300多個病例進行臨床試驗,其中一項被證實具有療效且無副作用的病症就是高血壓。   北京醫學院藥理教研組林志彬等在1974年《中草藥通訊》發表的文章和1976年出版的《靈芝》科普書中,亦記錄了數個靈芝製劑用於治療高血壓病的成果。其中一份數據較詳細的是福建泰寧縣醫院等單位,用野生靈芝(赤芝、紫芝與黑芝)煎劑治療30例高血壓病患者的結果: ...
建立於 31 五 2021
10. 中國:透過臨床應用發現靈芝可以降血壓
(1960-1999)
1974年/上海市農科院園藝所/上海農業科技 1974年/北京醫學院藥理教研組/中草藥通訊 文/吳亭瑤   提到靈芝,就想到增強免疫。但其實靈芝還是改善高血壓的能手,而且早在五十年前,科學家就已發現了這個事實。 上海市農科院園藝所發表在1974年《上海農業科技》的文章中就曾提到,該所在成功以人工栽培的方式大量生產靈芝之後,從1972年開始與藥廠和醫院合作,針對300多個病例進行臨床試驗,其中一項被證實具有療效且無副作用的病症就是高血壓。 ...
建立於 31 五 2021
11. 南韓:靈芝調節醣類和脂質代謝,降低高脂飲食的肥胖危機
(2020-2029)
...  圖1  靈芝萃取物可使高脂飲食小鼠胖得比較少   這些小鼠吃的靈芝萃取物,是由南韓國立園藝與草本科學研究所菇類研究部門,以特定靈芝菌株(Ganoderma lucidum,ASI7071)人工栽培的子實體,經乾燥後以95%的乙醇(酒精)萃取而得,其中的活性成分詳如表1,靈芝酸占了53%,多醣則占27%。至於它在各組小鼠飼料中的占比,以及與其它營養成分的關係,則如表2。 ...
建立於 22 十二月 2020
12. 時間證明了愛情,也證明了靈芝與健康的關係
(焦點新聞)
...  當時靈芝科學研究才剛起步,研究使用的材料僅限於靈芝子實體、菌絲體或提取物,研究成果也僅局限在國內,但光是這樣就已發現靈芝和健康有「很多關係」──如該書目錄所列。 《靈芝》一書的封面和版權頁(上圖),以及與藥理和臨床應用相關的目錄(下圖)。   「靈芝的臨床應用」是《靈芝》一書的最大特色,對此,該書作者做了以下提示: 「由於人工栽培靈芝子實體及深層培養靈芝菌絲體成功,解決了藥源,在臨床普遍應用。根據近年來初步的臨床研究結果,靈芝對多種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有一定療效,且極少副作用。」 ...
建立於 25 八月 2020
13. 新冠肺炎下的祥瑞象徵與科學事實──美國CDC《新興傳染病》期刊封面的豹、蝙蝠與靈芝
(焦點新聞)
...  人工栽培的松杉靈芝。(攝影/許瑞祥)   延伸閱讀 1. 疫情當前搶衛生紙?穩住免疫才好安身立命!  2. 面對新興病毒,我們需要靈活應變、進退有據的免疫力 3.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不管病毒怎麼來,善用靈芝保心安    ...
建立於 12 五 2020
14. 中國:經酵素水解的靈芝多醣,抗子宮頸癌更有效
(2010-2019)
...  實驗所用的靈芝多醣體GLP是從人工栽培品種的靈芝子實體萃取而得,再以此GLP經纖維素酶作用得到EGLP。 動物實驗進行的方式則是:先將小鼠子宮頸癌細胞株(U14)植入小鼠皮下,二十四小時後將小鼠分成四組(每組八隻)給予不同的治療: MC組是給予生理鹽水的控制組;CTX組每天給予25 mg/kg的子宮頸癌化療cyclophosphamide(環磷醯胺,商品名:癌德星);GLP組和EGLP組則是以口服方式每天給予80 ...
建立於 19 四月 2020
15. Ganoderma and Health : Biology, Chemistry and Industry &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靈芝圖書)
... and Health》(靈芝與健康,上下冊)一書已由Springer出版社於2019年11月正式出版發行。 該書上冊(Biology, Chemistry and Industry,生物學、化學和產業)系統介紹了靈芝的分類學、生物學特性、人工栽培、化學成分和產業的研究進展;下冊(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藥理學和臨床應用)總結了靈芝及其提取物的藥理學研究進展和臨床應用。 ...
建立於 29 二月 2020
16. 时间证明灵芝的价值,也赋予G.lucidum品牌的意义──记2019第十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上)
(活動報導)
...  当其他菇菌还无法确认传说中的菇名应和实际上哪个或哪些物种(species)相对应时,灵芝已朝选育特殊用途菌株(strains)的方向在发展; 当其他菇菌还在摸索如何通过人工栽培复制生物的原貌并设法使其符合经济效益时,灵芝已进展到特定活性成分量产技术的开发; 当其他菇菌还在初探哪些特殊的生物活性值得研究时,灵芝已经进到细胞分子层次分析作用机制与药理功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了; 当其他菇菌还在动物身上观察安全性和有效性时,灵芝安全有效的口碑早已在古代医药典籍之间、现代科学实验室之间、普罗大众之间口耳相传。 ...
建立於 14 十二月 2019
17. 時間證明靈芝的價值,也賦予G. lucidum品牌的意義──記2019第十屆國際藥用菌大會(上)
(活動報導)
...  當其他菇菌還無法確認傳說中的菇名應和實際上哪個或哪些物種(species)相對應時,靈芝已朝選育特殊用途菌株(strains)的方向在發展; 當其他菇菌還在摸索如何透過人工栽培複製生物的原貌並設法使其符合經濟效益時,靈芝已進展到特定活性成分量產技術的開發; 當其他菇菌還在初探哪些特殊的生物活性值得研究時,靈芝已經進到細胞分子層次分析作用機制與藥理功效之間的因果關係了; 當其他菇菌還在動物身上觀察安全性和有效性時,靈芝安全有效的口碑早已在古代醫藥典籍之間、現代科學實驗室之間、普羅大眾之間口耳相傳。 ...
建立於 12 十二月 2019
18. 第十届国际药用菌大会第三轮通知 2019年9月19-22日@中国南通
(最新消息)
... in China 中国羊肚菌人工栽培进展 5) 梁枝荣教授(中国) Inonotus hispidus growing on Jujube Trees: ec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生长在枣树上的粗毛纤孔菌——生态观察和人工栽培 6) 钟承赞教授(中国)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
建立於 09 九月 2019
19.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我為什麼吃靈芝?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就像現在的電腦或手機都有電池管理軟體,它會自動幫你偵測現在的電力,幫你在電力快用完時,從揮霍模式切換到省電模式。靈芝就很像省電模式,讓你省著點用你的元氣,把元氣做最合理的分配,讓身體可以正常運作,讓你可以正常生活,慢慢走到生命盡頭,而不是一下子突然沒電了。 所以下次我要講的,所謂的安寧照護,或是所謂的長照,最後還是要靠靈芝。   明天的靈芝,如何跟今天的一樣好? 四十年前沒有規格化的靈芝,所以買野生靈芝煮水喝;現在我們當然要吃人工栽培的。 ...
建立於 27 八月 2019
20. 科學證明靈芝抗腫瘤已經五十年!多醣、三萜、蛋白各領風騷──寫在2018結束前夕
(焦點新聞)
...  因為從這兩篇論文的題目即可得知,當時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還同時探討了其他真菌(菇類)水萃取物及其多醣成分的抗腫瘤活性,甚至還更看好另一種真菌多醣。但為什麼歷經悠悠歲月,靈芝不但沒有曇花一現,也沒被「比下去」,反而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不管在科學上或產業上。 我想,靈芝有明確的菌種,靈芝可以被大量人工栽培,靈芝基本上沒什麼毒性,靈芝裡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活性成分,應該是靈芝可以自古至今、綿延不斷一直被研究、一直被食用的重要原因。 ...
建立於 31 十二月 2018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